歸無咎想起發現未久的“武域輪回天”之妙用,不由心中一動。
第二次清濁玄象,雖然距離現世尚有四五十載。但是圣教隱宗雙方,也早已抓緊布局,推演這一次清濁玄象現世所帶來的新變化。
對于兩家而言,到底未到徹底開戰之時。所以這第二次清濁玄象之爭,依舊會是“約戰”之法。可想而知,這約戰的章程,必定是潛流涌動,暗藏著激烈的博弈。
事實上,已正在進行之中了。
孤邑上真緩聲道:“雙方皆已卜出結果。這一回雙生陰陽洞天,似乎有虛實輪轉、陰陽升降之變化。所以那主界之搏,恐與上一回不同,不再是例行公事了。”
關于下一回清濁玄象之爭的章程,雙方有一絕大分歧,難以調和。
以戰力而論,隱宗一方道行最精的幾位上真如姚純、孤邑、路艱、越湘等人,固然修為精湛。但圣教中最頂尖的幾位,底蘊之厚絲毫不遜色。加上丹、符二道的先天輔佐,只怕還要略勝一籌。在此處角力,本來是圣教一方的優勢。
可是隱宗一方戰力整合之后,卻意外多出兩員干將:
一位是孔雀一族號稱“威服王”的孔袖妖王;另一位是剛剛并入隱宗主脈,號稱西土諸真之冠,迄今道途未絕的須賢上真。這兩位戰力之強,在本土文明中幾乎臻至頂點,或不亞于諸位人劫道尊當年未成道時。
這是真正不世出的人物,幾可稱道境以下無敵。目下圣教諸真,卻并未有此等境界的存在。
論及斗法章程,隱宗一方自然是愿意沿襲上回之法主界之中由兩位天玄上真單打獨斗;輔界中每界或一人,或三五七九人不等,雙方商量而定。
但在不敢肯定“虛實輪轉”之象到了何等程度的前提下,圣教一方,自然不肯輕易讓步。至于輔界章程,或有可商量之處。
依照圣教堅持,這主界之戰,雙方至少各自遣出二至四位天玄上真相斗。
其意圖也甚為明顯,自然是要極力削弱孔袖妖王和須賢上真個人戰力的優勢。
知曉原委之后,歸無咎道:“這的確是極善的一策。”
孤邑上真之意,不問可知。
歸無咎之戰力,只怕可以與孔袖妖王、須賢上真鼎足而三。
既然我方多出歸無咎這一頂尖戰力。卻可令他成為一著奇兵,以近道境之資,參與主界之爭!
隱宗若在主界戰法之上做出讓步,毫無疑問會在輔界戰法上占據話語權,定下于我方最為有利的布陣法門。如此一陰一陽,極可能兩頭通吃。
略一思忖之后,歸無咎笑言道:“只有一樁事,不可忽略了。”
孤邑上真聞言一凜,道:“何事?”
歸無咎正色道:“那就是要演算清楚,第二次清濁玄象現世,大小規模如何?若此間無有意外,如此布陣才算成立。”
此謀算之所以成立的關鍵,便是此戰之前的意外發現了此事在封閉界域之中相斗,“武域輪回天”燃燒至一界氣機盡換的地步,便會趨于穩定,變得消耗極為微小。
若非如此,這一場相斗遷延數日也是常事;武域輪回天一十二個時辰,又哪里堪用?
而何時能夠燃燒至一界氣機盡歡,進入那消耗只得千分之一,儼然“龜息”的狀態,毫無疑問,是取決于所在小界的規模。
若是本次清濁玄象主界規模與上一回相若,歸無咎大致估量,不過是較今日多燃燒百息時間罷了,也不見得肉痛。但是若往壞了去想,若是那小界之縱橫較上一回大了十倍,那么其容積便大出千倍。如此消耗,恐非他所能承受。
孤邑上真聞言連連頷首,道:“是極,是極。這就傳告下去,將推演之重心,放在這一回清濁玄象的規模大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