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雙目無神,并不類似活人,亦并不會主動出手。但歸無咎卻感應得出
眼前之人根基之渾厚,道行之精湛,與真人無異。只消自己一出手,便會遭到強烈之極的反擊。
精魄化身之法,試煉高下,歸無咎已經嘗試了不止一次。
但是,連此人也能模擬,卻非九宗道境巨擘的大手筆,不能為之!
歸無咎忽出言道:“此人形貌,是東方掌門隨意觀想幻化,而是傳真寫實,肖其真人?”
東方晚晴心中微訝,從容答道:“道行得其真;形貌亦得其真。”
歸無咎點了點頭。
“他”是誰,歸無咎抬頭一望之時,未有一息之猶豫,便猜到了。
但是有一件趣事。
眼前之人,和《三十六子圖》中的形象,決然不同。
雖然歸無咎十分篤定:這形貌殊異的兩人,其實本是一人。
三十六子圖中的“他”,氣度幽渺玄遠,看似生動,其實卻又似以一道道線條織成,不落于言辭,不拘于具象。而眼前之人,卻像是個醇厚樸實的鄉村子弟,竟似一步占據真形,與“常人”無異。
想那《三十六子圖》,極為神妙。
歸無咎初見此圖時,黃希音不過半大毛孩;但是此圖卷竟連她長大后的相貌,亦能周知。
與黃希音為伴的“黃鶯”,本為蛇屬。但是其長大之后示現作貍貓之形,此圖亦彰顯無疑。
順帶比對紫薇大世界中當代英杰,但凡出現于《三十六子圖》之中,無一有所錯漏。
迄今為止,軒轅懷是唯一例外。
畫中之人,與其真人相貌,絕不相類!
歸無咎閉上雙目,凝神靜思。
東方晚晴所言親來“看他一眼”,其意明矣。
在東方晚晴成道一瞬,有一次機會心通宇宙,感應三才。東南界域之內的一切人物,莫不周知。憑借此術,她捕捉到了“軒轅懷”的完整形象。又借助原陸宗“天關四象儀”循名責實,求一個萬無一失。
所以,她要來看一看歸無咎,以為比對。
數息之后,歸無咎睜開雙目。
其中的精微奧妙,他已盡數感悟于心。
眼前的“軒轅懷”,雖然是東方晚晴以大神通觀想而來,但是論其道基修為,皆與真人無異;若說差距,只是無有真人之“運”與“緣”附身而已。
這一點差別,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端的十分微妙。
若是歸無咎之道基修為不亞于軒轅懷。那么歸無咎憑借自身所積累的氣運緣法,便能將眼前之象一擊斬破。
但若歸無咎之道基修為和軒轅懷相比尚有差距。哪怕這差距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絲一毫。那么無論歸無咎此身所負之“勢”再大,亦不足以逾越這一重分別,把眼前之“象”戰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