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眉頭微挑。
見歸無咎神色,這人擺了擺手,笑言道:“以歸道友之緣法高妙,資質超絕。成敗興廢,自非常人所能逆料。準確的說,是秘法算定了本次清濁玄象出世的第三件異寶,在出世之時當有一劫。恰好某又通過一些途徑得知,赤魅族將這一件異寶贈之歸道友等三人手上。”
“如此重寶,勢必自取。兩相結合,所以推算出因果。”
歸無咎心中暗道,能夠推算出清濁玄象所出之物出世而有劫,也相當不凡了。縱是人劫道尊,若非親自著意演算,恐也難輕易窺見其中變化。
這人笑著續道:“某趕來之時,也曾想過,今日人情,是贈予歸道友、秦道友、魏道友中的哪一位。不想,到底是歸道友親自前來。這一回,的是不枉此行。”
歸無咎望了來人一眼,訝然道:“依閣下之意,三世木靈識種,已被閣下提前收取了?”
這人似乎微感驚訝,道:“原來清濁玄象所出的第三件異寶,名為‘三世木靈識種’么?”
“收取倒是沒有。”
“其實將其收取了,珍而藏之,再轉贈歸道友之手,的確看上去更有誠意一些。只是前兩件重寶已被赤魅族初步煉化,五珍之間,自有維系。若是赤魅族發覺此寶并非為歸道友得之,卻把某當做前來竊取寶物之人,生出誤會,那便不為美了。再者說,此寶神異,先得此物之人,自然沾染甚深因果。若經手轉贈,還要將這一重因果化去。倒也平白多出一重麻煩。”
歸無咎聞言愈感驚奇。
此回之所以必須歸無咎親自來取,而非赤魅族取了寶物禮送于門。便是因為真寶出世,初經手人即為其主,緣定不改。而眼前這位明顯亦知曉此節,但卻將“化去因果”云云,輕飄飄的說了出來。
這人興致勃勃的道:“因無有清濁玄象遺蛻之故,所以某所傳承之法門,借用了‘十二龍門祭’的手段,匡正缺失。所成之陣門,與‘斷空鑿界’之法足相媲美。此術成立,亦不過是在二十年之內。這兩位魔道圣子手段如此驚人,若非此術鎖定十萬里界空,牢牢罩住真寶出世之地。某縱然有心相助,卻也無力回天。可見歸道友的機緣,不是常人能夠輕易奪走的。”
此人觀其氣度,似是雅量高致之人;但言談起來,卻是個平易近人的自來熟秉性。這一番話,若非其面目天真爛漫,不免有邀功之嫌。
歸無咎又仔細望了來人一眼,若有所思道:“閣下……似乎是巫道出身?”
這人明顯微顯驚詫,訝然道:“那是自然……怎么,歸道友還未看出某的來歷么?須知我巫道的這一體例,可是從陰陽道處借鑒的。以歸道友和秦道友的妙緣,豈能想象不到?”
歸無咎心意一動。
他觀三十六子圖中人物氣象,其中排名二十五的那位,極似巫道風骨;今日得見,果不其然。
而排名二十八的那位,卻似是陰陽道中的人物。
但當歸無咎問之于秦夢霖,竟連秦夢霖也不知曉那人來歷。
后來秦夢霖得空回陰陽道秘境一回,請問陰陽道主。陰陽道主卻道,這一位是陰陽道駐世的的“活子”,一貫在某一處冥想地修持。若無意外,今生與秦夢霖并無交集,亦不入陰陽洞天正脈主流,所以亦不必知之。秦夢霖既然問起,陰陽道主順其自然,告知其人姓名為“夏宗三”。
既然說是“借鑒”,眼前這人,當是巫道中與夏宗三相對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