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則御孤乘、席樂榮之間的比斗,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堅定了入世爭局之心后,席樂榮一身道術,果然融匯貫通。化用仙門手段,本身實力亦不至于打了折扣。
換言之,如今在大世界中的席樂榮,即便不依傍經營武域之法,同樣擁有完整的實力。
與御孤乘相遇之后,二人交手,大致平分秋色,各自佩服。
自與席樂榮相遇,御孤乘才正式著手《空蘊散神經》的修行。
《空蘊散神經》,當中有極深因果。
三卷齊聚,完整無缺之后,當御孤乘明了本文,卻自然從經文之中獲得了第五道尊飛升之前的一點神意。
令人駭異的是,第五道尊瀕臨飛升之前,竟將自家所修劍道徹底否定。自稱雖然縱橫一世,終究未入真流。
其時御孤乘心中震動可想而知。
《空蘊散神經》,其精妙之處已隱隱在巫道十二法之上,被御孤乘許為自家三道機緣之一,氣運之所寄,沒想到竟被創法之人評之以“未入真流”四字。
劍道唯識,劍術唯心。
前四個字,乃是第五道尊之箴言;而后四個字,卻是御孤乘推敲三卷經文之后,自家體貼出來。這也正是“一劍破萬法”之法門,于劍術真流最大的欠缺之處。
發現了這一點,以御孤乘眼力之高,自然不肯是拾前人牙慧,將走不通的道路再走一遍。
只是他雖然道緣驚人,又領悟了“劍道唯識,劍術唯心”八字宗旨。但若說要憑借一己之力,將《空蘊散神經》顛覆改造,更進一步,終究難能。
恰在此時,席樂榮來了。
席樂榮的特殊之處在于,他雖道緣道基之高明,幾與御孤乘并駕齊驅。但是他所持乃是武道之法,對于仙門手段一無所知,幾乎相當于一張白紙。正因為如此,他明明有著極高的道術根基與智慧,卻又不受任何既有觀念之拘囿。
御孤乘思量之下,竟想出一法。
由圣教祖庭出面,匯通仙門中遍存的劍術神通;再以自己所領會的《空蘊散神經》精義傾囊相授。請席樂榮以破解自家劍術為目標,立下一道。在自生破立之中,尋找“一劍破萬法”之道嬗變升華的種子。
說起來,倒是與歸無咎與黃希音的“借道對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方才這看似不起眼的比斗,卻注定是御孤乘道途之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盡管他未盡全力;但席樂榮終究是完成了對“一劍破萬法”之道的局部破解。
李云龍笑言道:“二十余載……似乎倉促了些。不過,二次清濁玄象之爭時御道友此法門若得小成,那么正面戰勝歸無咎,便大有希望。”
御孤乘沉吟不語。
李云龍忽地一抬首,眉頭微皺,道:“討厭的家伙又來了。李某先走一步。告辭。”
話音未落,整個球形光罩驟然躍起,瞬息間已在百里之外。
只三五息之后,有一道虹光落在御孤乘、席樂榮之間,顯出一個人影來。
一襲長裙,五色交織;氣度有牡丹之盛,雍容正大。仙門之中的女修,往往都是氣若幽蘭清蓮,清新獨立。而面前這一位,卻恍若皇室貴胄,威儀天下。鳳目晶眸之中,更是隱約可見冰焰流動,懾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