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粗一看,似乎是十個大字:
妖祖重下界;
北戎犯東南。
這十個字化作一枚小劍,宛若沉入水底一般,漸漸自《大界正反圖》中沉了下去。
一刻鐘后,劍塔消散。
軒轅懷一步遁出,悠然獨行。
隔著陰陽界天,宗禮道尊以及那位“湛衡道友”,見軒轅懷并未就此失聯,倒是松了一口氣。
……
自最后一座陰陽洞天遁出后,又以秘術遁形七日夜,軒轅懷終于來到了東華界天北境邊緣。
此時此地,果然變得與常事不同。
抬首望天,此時的太陽,似乎較往常略微大了一圈,亦更將明亮三分,照耀于地,平白多出一倍之熱力。粗粗感應溫度,似乎烈日之下,足可將雞蛋烤熟了。
略一打聽,如此形貌,已然持續了十余載之久。
但是奇特的是,如此烈日,卻并未構成土地皸裂、風沙四起之象。正相反,四處平湖川流,時時可見;草木豐沛之地,目不暇接。尤其是好些性極嗜水的水草之屬,反而愈發長得茂盛了。
遙隔數萬里,便看見一塔矗立中天,異常矚目。
說是“塔”,其實是以軒轅懷的精微眼力兒而言,已遙見其真形。其實大略觀其形貌,此物儼然是一根“針”,筆直矗立。
圍繞此塔,至少有十六道幽森氣機,每一道皆不在陰陽洞天中暗行看護之責的那位天玄上真之下。
很顯然,此處便極有可能是赤魅族圣祖降世之地。
軒轅懷方欲前往,但身形一頓,卻又忽然止步;眉間更微微顯露出一絲驚訝。
尋常修道之人,其實常有撞緣求運,發掘寶物之舉。但是以軒轅懷的眼力,世間能入其法眼之物已然甚少。
但此時此刻,他卻感受到,近處有一物,暗藏“虛像還魂”之功。此物若換作另一位同行同樣出色之人當面,價值雖高,但也不至于高到非取不可;但是在軒轅懷手中,此物效用大了何止十倍,幾能化腐朽為神奇。
更巧合的是……
軒轅懷不再遲疑,身化一道,虹光朝著那孤塔相反的方向縱身遁去。
半個時辰之后,視野中果然現出一人。
一個年輕女子,迎著軒轅懷到來的方向,與他四目相對。
一身紫衫,剛健之中,又有正大雅涵。和玉離子的雍容霸道相較,似乎氣象略略清減;但是卻又多出一種獨特的豁達通透。
身畔十余丈處,一株枯樹之下,又有一只黑虎閉目小憩,安嫻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