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另一具化身,卻更特殊幾分。
其相貌面容,明明與秦夢霖正身完全相等,無有一絲一毫之差別。
但是秦夢霖之真身,因有一身精湛道行、氣質容納發散,所以臻至“上善若水”之境,無有一絲不諧。而右側這具化身,氣象卻明顯單薄了許多。明明面容一致,但是仔細一看,卻教人覺得似乎嘴唇微薄、鼻梁略挺,似乎英拔之氣較正常的分寸略過了一些。
見此景象,軒轅懷似有明悟。
想不到她還有此等機緣。
轉生本界,三世前知。
但是這機緣雖然堪稱逆天,但是化身止有二道,最多亦不過能擋住兩劍而已。
果然,兩具化身相繼中劍,身形微微一顫,立刻都閉上雙目,似乎陷入一瞬間的昏迷之中。
這時軒轅懷的第三劍、第四劍殺至。
分出勝負,就在此時。
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那甫一中劍的兩道化身,眉心處各有一道隱晦的光芒綻放。似乎給與此此身軀以莫大的支持。然后兩具化身,同時從中了“衡劍”之后的似睡非睡中醒轉過來。
好似無形之中暗藏著一件機括。
當察知這兩具化身處于異常狀態時,這“機括”就會自然而然的引動,從而溝通一種莫名之力,將處于折損或封印狀態的化身洗練一遍,令其恢復圓滿。
至于這莫名之力,似乎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氣運之功。但是其規模之厚、積蓄之廣,委實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輕易就可猜到,陰陽道不知多少萬年的積蓄,如今盡歸一人之手。
第五、第六劍,亦被如法炮制的擋下。
軒轅懷一眼看出,非止是攻伐神魂的“衡劍”一流的手段,能夠被這化身擋下;其余一應物相神通法門,皆不例外。
面對此法,以規模取勝是全然無用的。
以防御而論,這一門替身秘術,在軒轅懷目前所見諸般法門中,足可派的上第一。
六劍既出,軒轅懷低首沉思。
方才衡劍強化之法,只是軒轅懷新近所得,遠非其真正壓箱底的手段。
若真正全力一擊,他未必沒一舉致勝的可能。
可其中有一件不足為外人道的機密。
外間這座藏形匿跡的劍塔,表面看上去并不如何驚人。其實亦是軒轅懷的根本手段之一,且時時勾連住其一絲神意法力。軒轅懷若要全力出手,非得將這座劍塔收攏不可。
若是這么做,所顯氣象非小。那“破界針”上之人,可不是聾子擺設。但就算如此,也未必定能擊破秦夢霖之防御。
一言以蔽之,憑借秦夢霖方才顯露的精妙手段,想要在不驚動旁人的前提下將她擊敗,已注定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