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畢竟藏象宗距離完道,可謂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終究和越衡宗、縹緲宗這般冀望一步成功者,又不相同。
若以此而論,杜念莎的天賦積累,倒也夠了。
至于藏象宗內另一位排名尚在杜念莎之上的嫡傳,此人修行次序迥異于前人,暫時不以《北冥造育經》為重。按說以他的底蘊,將來也有極大可能性叩關破境;但是尚未發生的事,誰又能說得準呢?
由于這一番因果,杜念莎在藏象宗內,重新又獲得了極大的話語權。
近十余載一來,她一直客居越衡,與木愔璃、寧素塵等人琢磨道術,互有啟發。
今日之行,寧真君等并未瞞她。而杜念莎決意以個人名義加入,助歸無咎一臂之力,與藏象宗無涉。
引薦已訖,一行人等悠然回返。
修為到了一定層次,知己難求。所以雖是初次見面,但一刻鐘之后,兩方都十分熱絡。
尤其是黃希音,當木愔璃等人聽聞此人竟是歸無咎弟子,無不大為詫異。
仔細一問,這所謂的“弟子”,并非因緣寄托之下特殊的師徒關系,乃是真真正正從入道那一日起傳道受業的嫡傳師徒,更覺不可思議。
幾經轉折,返歸半始宗門戶。
在次等候相迎的,乃是隱宗一方箜荷上真、越湘上真二位。
寧素塵、韓太康、游采心等人,細細一望之下,不由微微一笑。
韓太康低首低語一陣,似乎是和寧素塵有所交流。
兩方匯聚之時,作為九宗的精英弟子,見到如此之多道行能與其等量齊觀的異域同道,心中多少有幾分驚詫。
畢竟,他們承門中真君告知機密未久,理所當然的以為九宗統轄之外,乃是蠻荒之地。
其實木、寧、韓、杜、游五人,他們多多少少是有些心理準備的。
因為這五位是上榜之人,通傳消息之時,關于圖卷排名之事,東方道尊已托言相告。
以寧素塵為例,她心中有數。九宗之內道行根基不弱于己者,便有軒轅懷、歸無咎、魏清綺、林雙雙、木愔璃,杜念莎,以及藏象宗的那一位。如今忽然告知,周天大界之內,當世立在潮頭之人,她足可排名一十五位,這其實不能說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結果。
以紫微大世界之大,未名之英杰,也不過增加了不到一倍而已。
九宗雖非會當絕頂,但占據半壁江山卻是無疑的。
故這幾位心中震動,不若谷興學四人來得那么大。因為周天規模,其已心中有數。
饒是如此,對于其既往識念,依舊是構成了不小的沖擊的。
直到此時,其心頭才陡然一松。
因為相迎的箜荷、越湘二位上真,作為近道之境的存在,其道行明顯和九宗真君大能,有著不小的差別……準確的說,是差距。
這一行人安頓之地,本來隱宗主事的幾位真君打算另辟洞府。
但歸無咎卻力排眾議,決意安頓與自家所居小界之內。
他所居小界,雖然占了一個“小”字,其實卻廣闊無比,休說來十個人,就是裝下一城一國,也不在話下。
其余緣由,又兼顧兩條。
其一,正如歸無咎當下所居,仿制越衡宗盤爐峰;黃希音所居仿制丹霞玄渚。小界之中,別有靈機點化、分形演變之功。當中建筑作何形制,大可依客而定,描摹其形,定能使其賓至如歸,反勝過再興土木。
其二,十位“客人”,歸無咎勢必要擇機一一拜訪。如此安排,實為兩便之法。
相關經營,前前后后不過一個時辰,便已安排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