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懷點了點頭,微微一笑。
他自然看出,歸無咎的整個動作,亦完全尋不見刻意以法力搬運的痕跡。好似地上草木土石,自然受到感召,浮空凝形。整個步驟行云流水,舉重若輕,并不亞于自己先前出手時的氣象。
歸無咎微微點頭,笑道:“軒轅道友倒是幫歸某印證了一個猜測。”
這輕飄飄的一揮手,乃是得之未久的“人我之余”神通。
軒轅懷出手之時,所成意象極為通透巧妙,幾乎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其實歸無咎并未做過相應嘗試,也并不確認自己一定能夠復現。
只是心中略一推演,憑借“人我之余”統御外象的本領,似乎能夠做到。
他心中無憂無慮,無喜無懼,想到這一點,自然隨手就去做了。并不會有患得患失之心,想到萬一不成,那又如何,是否就矮了軒轅懷一頭。
結果,卻是水到渠成。
這說明越衡宗至善的一十八法之中,當有“人我之余”的位置。
軒轅懷又伸手一點。
兩岸亂石之中,立刻被清理出兩塊,約莫三尺多高。
兩塊石頭,當空一轉,立刻變得整潔無比,然后慢悠悠的轉動到二人身前。
依舊是“不假于力”的路子,但是規模卻要小得多了。這一手只是順手為之,并無考較之意。就算是功行稍遜之輩,同樣能夠做到。
軒轅懷道一聲“請坐”,便一步踏上其中一塊圓石,大刀金馬,隨意坐下。
歸無咎一頷首,亦在另一塊石上灑然坐下。
二人相視一笑。
盡管并未明言,亦不曾以神意交流。但是此時此境此景,周遭累積而成的一切要素,卻自然而然地雙方所持之“心意”烘托出來!
接下來的題目,心照不宣。
二人同時出手!
明光燦爛。
但是這“出手”的方向卻非指向對方;而是一致向前。
無數精微奧妙的“點”,宛若繁星。既像是線條所刻之虛形,又像是真正的實體,紛紛揚揚,從歸無咎、軒轅懷二人的袖口處噴涌,其勢無窮無盡。滔滔星流,一同涌入河水之中!
其實,若有慧心明練之人,不為這神通氣象所迷惑,觀其真形。立刻便能分辨得出,這些紛亂之象,其實都是“游魚”之象;若是不落形跡,看出這神通之象的本體,其實卻是再清楚不過的“劍意”。
劍意游魚。
幾乎只是數息之間,河流之內,多出了數萬條游魚。
游魚入水之后,眼前一花,二人已各自手持一根釣竿。
兩枚釣竿盡頭,似乎并不見絲線垂落,望之空空蕩蕩。
傳聞之中,有直鉤垂釣,號稱“愿者上鉤”。但是連魚鉤、魚線一應俱無,僅執一竹,卻是前所未見。
軒轅懷、歸無咎,卻都是專心致志,儼然入定。
這是一場奇特的較量。
萬千劍意游魚,皆在看似并不甚深的水底,奔走撕咬。水底“劍魚”總數,其實是在以一個相當顯著的速度縮小。
粗粗看來,這是劍術,劍意,劍陣的較量。
若非對軒轅懷與秦夢霖、李云龍兩戰有著深徹的鉆研,任憑資質悟性再高,也會作如是解。
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