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嬌龍如法炮制,連續猛擊。
木愔璃還擊之后,照例節節后退。飄蕩之勢,亦愈來愈遠。
直至第七擊后,乘著龍身微震的一瞬,周遭山水形勢陡然一變。玉嬌龍只覺眼前一花,木愔璃已不知身在何處。轉首急望,觀辨氣機,終在三息之后重新錨定木愔璃方位;但是稍得喘息,木愔璃已是近乎神完氣足了。
如此斗戰,已大違玉嬌龍斗法常理。
玉嬌龍玉拳緊握,心情大惡。
對手既能脫身,說明這硬拼之法自己雖然占優,卻不足以構成勝勢。
一念浮轉,玉嬌龍忽然覺得
這一場對陣,似乎是一個錯誤。
玉嬌龍自信在林弋之上,此判斷其實相當中肯,并非妄自尊大。
因為林弋的“四色相”整力歸元,固然了得;但是玉嬌龍巨龍合真,同樣不弱。以整斗整,固然是林弋強了半線,但是他卻拿不下自己。而玉嬌龍卻并無必要與林弋硬拼,憑借“萬法一收”的手段無孔不入,足可令林弋疲于奔命。其守御再嚴密,早晚也要露出破綻,只是曠日持久而已。
現在看來,若是林弋與木愔璃交手,反而勝算極大。
自己以方才這戰法未必能夠建功,林弋則未必。
混同整力,林弋較自己略勝一些;自己較之木愔璃略勝一些;但是相對皆不足以制勝。但若是林弋對上木愔璃,極有可能就超越了對手的承受極限。大可以以“四色相”之法,堂堂正正碾壓過去。
與林弋對陣的魏清綺,排名更在木愔璃之上。但玉嬌龍卻大有自信應付,因為無論分合二道,對手都極難逾越自己“一收之旨”的界限。
此時唯有期待林弋能夠取勝。若是林弋不幸落敗,而自己又不能拿下此人,那這一對陣選擇,可謂各取其短,顯是敗筆無疑。
木愔璃縱身一遁,在天中云霧之中反復周游。
面上汗珠滾滾,儼然是透支體力、幾乎瀕臨極限的征兆。
克制是相互的。
最初,玉嬌龍以萬龍周游之象迎戰時,木愔璃尚心中歡喜。此離身外象一類神通法門,當被自己“人我之余”克制。
只是木愔璃立刻發現,那萬龍游蕩,運動力強悍到了極點。“人我之余”欲長久施加影響,幾乎得不償失。只得虛虛實實,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更有甚者,敵之回源歸一術,更是霸道。縱然是完整的“人我之余”神通,亦覺難制之極,只得在電光火石之間,稍稍阻滯一瞬。
此等感覺,便如一位牧童以韁繩駕馭發情的公牛,后果可想而知。
當然,木愔璃反復比較,從根本上而言,對手一種無往而不利的斗法路數在“人我之余”的壓榨下露出了破綻,當是對手更難受一些。
可這并不意味著自己取得了優勢。
一連試了三四次,對方那非常態下的回守方略,已然異常嫻熟。一次無功,后面成功的可能性便愈加降低了。
若是再這般纏斗下去,縱然不至于落敗,取勝的希望也相當渺茫。
轉念一想,木愔璃腦海中忽地生出一策。
成與不成,就看這一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