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無咎以一敵二,戰局甚是緊湊。
不錯,是以一敵二,而非以一敵三。
赤魅族公盤殷妖王,縱身一起,并非是對著歸無咎突襲,而是與林鉞一“合”,宛若一件奇異的鎧甲,披掛在林鉞身上。
經此一招,林鉞之道行戰力,竟然更進一步,臻至與盧顯龍并駕齊驅的地步。
事實上,若歸無咎的對手是盧顯龍、林鉞、公盤殷三人,那么他早已經取勝了。
在察覺異變之后的短短數息中,歸無咎腦海之中便規劃了十七八種獲勝路徑
其中策略,也可稱殊途同歸,不外乎將林鉞、公盤殷先行剪除,然后再以水磨功夫,勝了盧顯龍。
可是三人變作二人,同時和兩個臻至精微如意境界的敵手,其反應速度、出招變化都完全能跟得上歸無咎的節奏,倒是真有三分老虎遇見刺猬,不易下口的感覺。
饒是如此,歸無咎依舊有三四種方略,約有七成把握致勝。
然圣教的種種底細,包括“蹉跎泥丸”在內,歸無咎得諸位人劫道尊耳提面命,自然了然于胸。歸無咎自忖,雖勝算極大,但是若萬一一擊不中,實難對敵手的破壞手段,實行有效拒止。
那么看似手拿把攥的勝局,便有可能以平局收場。
回味其中變化,忽有七字浮現于歸無咎心頭:
攻守之勢異也。
當他獨行于外時,攻守進退,莫不自如,皆合己意。但是如今地位彰顯,承隱宗、越衡縹緲諸宗重任所托,卻成了另一回事。此時明明有六七成勝望,但卻為了完功求全而不可輕動,卻是歸無咎從未有過的經歷。
若他知曉此時保平即勝,那就是另一番感慨了。
正在此時,盧顯龍面色陡變,目光忽然凌厲。
歸無咎一怔。
未免打草驚蛇,他并未強占絲毫上風;依舊循規蹈矩的以五行精微氣游走尋找機會,這盧顯龍為何竟有自亂方寸的感覺?
再用心體察,旋即明悟,盧顯龍是感受道了袖中所藏一物的變化。
莫非是……
轉折來得異常突然。
盧顯龍、林鉞二人似乎神意微一交流,旋即便各自將法力攀升至極限,一左一右,竟是動用了妖族善于近戰的優勢,分自襲來!
歸無咎心中一定。
他的數種迎敵之策,皆因這二人牢牢靠在一處,而不得施展機會。如今這二人自亂陣腳,可稱是極大的的加速了這一戰的進程。
心神之中,電光火石,兼用前知三十六息之法,梳理了即將呈現的二十七種路徑。
最快三十息。
最慢七十五息。
勝負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