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時間過去。
歸無咎心意變幻,情致挪轉,分別扮演黃希音、秦夢霖、姜敏儀、荀申、文晉元、木愔璃、杜念莎、御孤乘等人,與劍心輪臺中懸空三劍放對。
其中黃希音乃是自己親手養育長大,秦夢霖又有虛丹相合、心意互通之緣,自然演化無礙;但是熟悉程度稍有障礙者,運劍之際,往往心中有隙,生出一種警兆若是不能維持,下一步就會被劍心輪臺逐出于外。
每當此時,歸無咎便變化劍招為正著,再與之放對,然后調整心意。
論到后來,歸無咎已經是心中有數。他的目的,并非是將當世熟悉的第一流天才的氣質路數,窮通溯源;歸根結底,只是要探詢劍心輪臺之法的八脈規模,演化氣象而已。
所以,除黃希音、秦夢霖外,歸無咎已不必拘束于一人之氣象。但凡所見,可采取者,皆可雜糅為一,以作探路之用。
在經歷了數度重復之后,這八條道路,盡數都走通了。
證劍之問,有周流萬道、窮極變化之路,也有高屋建瓴、存本復一之路。
靈劍之問,有錨定靈機,應物不迷之路,也有源頭活水、意在象先之路。
本末之問,有心為劍主,假物制人之路,也有舍劍之外,再無它物之路。
前者為陽,后者為陰。
所謂“問”者,并非真個提出問題,待你回答;而是你之步履行處,腳步落下,自然便是答案。
圓形石臺,明亮之半,答案即為陽;陰暗的一半,答案即為陰。
依照如上次序,八種分枝,皆得演繹一變,明其本名。
陽陽陽變,名之為化劍;
陽陽陰變,名之為空劍;
陽陰陽變,名之為幻劍;
陽陰陰變,名之為天劍;
陰陽陽變,名之為妙劍;
陰陽陰變,名之為絕劍;
陰陰陽變,名之為殺劍;
陰陰陰變,名之為心劍。
所有道路,一齊捋清之后,歸無咎豁然覺得目中一亮,似乎有“天空幻化,妙心殺絕”八個大字,在自己神識之中一閃而過。
歸無咎本身所習空蘊念劍,按照道術精義而言,并不能歸諸于任意八脈之一;但是按照歸無咎成長以來的心意情致、興之所在,卻又可以納入“殺劍”的范疇中,兩相得宜,無可無不可。
其實歸無咎暗暗思忖,以空蘊念劍實際展現的威能和特點,歸之于“殺劍”,其實再貼切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