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九合宗演算到最后第三道“失序”時,因為天生的素材欠缺,必然產生錯誤。
唯有同樣超越一界、號稱“真流”的唯實唯理天演大道,方能推算出根果。
解決的辦法,也就昭然欲揭了。
其實不需要做任何事,等到太質之氣壯大,然后打破玄渾琉璃天,使其自然散入紫微大世界中,奔逐行走。那時諸般推演法門,必然能夠推算出“三失序”的準確時機方位。
可是如此辦法,顯然不是歸無咎所需要的。
還有另一個辦法。
那就是將整個玄渾琉璃天,看做一個整體。先取一絲太質之氣,游蕩于天穹之中,觀其行走之軌跡。然后使玄渾琉璃天仿效其例,在紫微大世界中自由運轉,隨時升降。
時日既久,其與整個紫微大世界之間,必然聯系緊密,數理歸一。
若如此做,需要相對苛刻的條件。
五百年之會與會不便倒是小事,無外乎通連一界而已。圣教應元道尊能夠做到的事,后來大法力者未必不能做到。
令這玄渾琉璃天一邊游蕩,一邊吸攝天地之力,似乎同樣是一個難點;但是歸無咎隱然感受到,這并非不可克服。
最關鍵的是,氣之流行,無有定序。指不定就跑到哪一家勢力所轄范圍之內。
所以,施展此法之人,須得掌握足夠的權威。
統御一界,言出法隨,方可為之。
所謂天下第一,其落筆之意在此。
念頭一暢,歸無咎心中十分愜意。
不為功行積累,只為推演一念的長久閉關,在他修道生涯中也十分罕見。
破開門戶,見得真正天光,卻發現出口之處,早已有三人等候。
其中一位是魯兵文。
魯兵文身畔立著兩人,其中之一,青面長臉,身著半截蓑衣。那蓑衣只及胸腹而止,身下卻是一席油布長袍。另外一人,佩戴半截面具,遮掩了鼻尖之上的半個面孔。
這兩人道行同樣是較星君境界強些,但較魯兵文卻是遠遜。
歸無咎一望之下,已看出那兩人并非九合宗修士。心念一轉,已猜出二人之來歷。
見歸無咎出關,三人一齊贏了上來。
佩戴半截面具之人,似乎十分急迫,道:“聽魯道友言道。道友似已功成?不過既已功成,又何必閉關如此之久?”
歸無咎淡然道:“先前已有了一個便宜的法子;閉關深思,是為了得一個長久的法子。”
三人都是一震。
看到歸無咎神色,三人似乎猜到了什么,只是不敢置信。
頭戴半截蓑衣之人,聲音微微顫抖:“長久的法子……”
歸無咎微微一笑,道:“如所料不錯,算是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