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這三團氣機形狀,似乎有趨吉避兇之能。
他不是牢牢的占據一處,而是不住的在玉玨之上走動,時時刻刻占據著玉玨之中、突兀出水面之上的“高點”。
幾個輪回過去。
那些五色斑點,“朝生暮死”,已然出現過幾輪回、幾生滅。但是這三團氣機形狀,卻長久維持至今。
就在歸無咎用心思慮之際,第三件奇特景象發生了。
準確的說,這一景象不是剛剛發生,而是早就存在;只是其物之形象,原來與玉玨顏色相同,不易分辨;直到此時此刻,才引起歸無咎的注意。
在靠近玉玨中心的位置,同樣有數量紛繁的光點。
和外圍那些奇形怪狀的“毛毛蟲”不同,這里都是形狀極為規則的“圓點”,最大的約莫指甲蓋大小。
其誕生之后,經歷數重洗劫,最終亦漸漸浮空而起。
按理說其浮空的高度,并不甚高,遠不若外圍的“毛毛蟲”和“三大片”所能達到的極限高度。
但是有一樁好處。因為其占據的位置,更加靠近玉玨的最中心。
容易想象。
那玉玨中圓孔的大小,不及玉玨本身直徑的十分之一。倘身處玉玨最邊緣的位置,上下浮動、擺動的幅度勢必最大。當其運轉到最低點,幾乎沒入水面接近兩尺。
但是對于位處玉玨中央、靠近圓孔位置的光點而言,其沒入水面最深,不過兩寸。
所以,愈加靠近玉玨的中心,只要其稍稍抬起些許高度,就能逃過沒水之患。
看似這些占據中心的“光點”,占盡天時地利,便高枕無憂了;其實則不然。
因為這些光點的數量愈來愈多,對于“中心位置”,勢必要產生競爭。很顯然,愈靠近內環,便愈加安全。漸漸的,似乎有十余個大小光點,僅僅占據最核心的“內環”;又有十余個光點,占據稍次的一層。
那些不能占據最中心位置的圓點,一旦浸水,便如先前那些朝生暮死的“毛毛蟲”一般,很快就被洗去了。
偶然間也有本已占據內環的巨大觀點,忽然為其余力量合力狙擊,跌落外環。
跌落于外之后,其或許能夠憑借本身底蘊,快速擠占回去。如若不能,每經歷一輪回,其根基便要損折大半。
呈現至此,陰陽道主微微一笑。
歸無咎連連拊掌,慨然笑道:“今見此象,茅塞頓開。”
陰陽道主搖頭道:“不可執著于象。”
“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能夠將妙不可言的劫力輕重、業力深淺,演化出如此具象,借此譬喻,已然是本人最近數載方才蘊養出來的功果。”
歸無咎緩緩點頭。
那些朝生暮死、偶然幸存的“毛毛蟲”,應當是本土仙道之屬。
三色規模,趨利避害,隨時運轉。應當是陰陽道、巫道、魔道之屬。
位處圓環中央的“圓點”,雖然道術未臻極致高明,但是因先天之利卻能歷劫長存,顯然是妖族之屬。
其為了攫取有利地位的爭奪,內外數層分明,顯然暗合“妖族定品之劫”,其與象征著整個大世界浮沉輪回的紀元大劫,暗藏因果,一體兩面。
歸無咎正色道:“然本心所感,應在何處?”
陰陽道主淡淡一笑。
卻見其掌心一點。
九點金燦燦的星光,赫然浮現于玉玨上空!
先前那幾種形象,就算“浮空”再高,也不過是一兩尺,當弧度下傾之時,幾乎只是險之又險的超出水面。
而這九枚光點則不然,其并非自玉玨之中生長,而是憑空浮現,雖然同樣處于邊緣,但是穩穩鎖定在超出玉玨表面六尺六寸的高度。除非整個玉玨由“平”轉“豎”,徹底顛倒崩壞,否則哪怕其轉動幅度再猛烈三分,這九點星光也已然不會入水。
歸無咎沉吟不語。
陰陽道主聲音縹緲:“不經劫水,是否就高枕無憂了呢?”
“沒入水中,一切皆休,此為劫;縱不入劫,觀其距劫遠近,此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