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通體黑色,形如錐,自上而下觀之,是個瘦削鋒銳的菱形,宛若箭鏃。
一體七面,上方六面三角等分,底部是個平整的六邊形。
寶物之上,光華熠熠。
入道至今,寶光瑞氣兼具的人、物、器具,歸無咎是見得多了;最早時如入道靈形的金色祥光;渾厚如麒麟一族祥瑞之氣;清醇如元嬰真人氣機;曼妙如天祭器、混元真寶,各呈其妙。
但是如眼前之物這般,那寶光似動不動,仿佛是那物天然的組成部分,隨時誘惑人生出一種念頭,教人將其抹去;但是又如鏡中之影,穩定之后重新復現。卻是歸無咎前所未見的。
伸手接過之后,神氣感應,立刻從掌心沁入心神,完整展現其妙用。
當中竟是一處洞天空間。
空間之寶。
其中空間之廣闊,不下于方圓數千里。草木山水俱在,環繞于一處五重金殿。金殿門前,一方水池。水象呈現黑白二色,宛若如意門山谷傳送陣的形制。時時有踴躍氣機,從中泛出。
氣象之玄妙恢弘,就算是與九宗第一等的嫡傳洞府相比,也不遑多讓。
寧真君望了一眼,詫異道:“三十六萬年之前……”
東方晚晴微笑道:“正是。”
“無用之物中凸顯光彩的,也為數不多了。”
南宮真君深吸一口氣,道:“不管有用無用,在我輩修道人中,此物總偶非同尋常的分量。”
如今九宗重寶,無論是一次性、可消耗的殺手锏底蘊,還是真正的法寶一類。都是三十六萬年內,九宗客居紫微大世界之后,歷代大能逐漸煉制成型的。所謂“前世”故物,煙消云散,一別兩寬,號稱為“無”。
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沒有”;而是越界而來后,自有一種劫關仿佛細網過濾。哪怕是精妙如九宗道術實相,都有破碎損傷,須得重新完道。當年攜帶現成的真寶重器,其品階愈高,也就損毀愈加嚴重。
真正傳承下來的,恰恰是一些較為邊緣的“奇物”。此物相當于紀念道具一般,不顯于外,或者封存于宗門秘陣之內,或者由本宗的道境大能親自執掌,晦暗不顯崢嶸。
東方掌門微一轉頭,對歸無咎言道:“其物根腳,自能觀之。”
歸無咎心神一動。
旋即在此寶內部秘境空間正中,五重金殿之后,尋見一塊石碑,上述此寶由來。
此物名為“比鄰居”。煉成至今,竟已有六十余萬年的歷史。
當初九宗所處的原始界域中,縹緲宗有一位前輩。其姓名因跨界劫力相隔,早已隱去。只知其也是一位女修,道心資質皆是一時無兩。至少人族之中,無有堪與比擬。唯有妖族之內,有一羽蟲之屬者同樣資質非凡,可堪爭鋒,并且與她關系莫逆。
不知為何,后來二人有一場賭斗。賭斗之后,妖族那位,竟是自愿做了她的坐騎。
因這位前輩身份特殊,且所修秘法多異于常人的緣故,令那妖修時時跟隨在后,多有不便。但是那妖修也是一時之俊彥,幾乎與縹緲宗這位相若;而且兩人交情匪淺,若是將其拘困于獸環之中,又非所愿。
所以縹緲宗這位前輩,晉入近道境后,煉制了這件“比鄰居”。
非止是獸環,就算是尋常能夠暫時藏人的小界,亦遠遠不能與之相比。
心意一動,一開一合。界中之人可以看到外界景象。情形需要,便能提前預備,一旦出現就能投入戰斗,明了局勢。
最奇妙的是小界內的二色水泉,其實這是一件“容器”,當中可將修煉之用的天地靈氣,壓縮百倍千倍,存貯于這水泉之中。令藏身于“比鄰居”者,無礙修煉。甚至寶中氣機經過一重提純,較之外間天然流行之氣更加勝過。
等若隨身攜帶了一座可堪修煉的洞天福地。
另有一樁好處。
尋常修道人所攜腳力,之所以用獸環而非空間寶物代替,一來是價值高下,二來是禽獸藏于獸環之中,蟄伏假寐,不辨時日;心意一點,可令其在養精蓄銳的狀態下隨時聽命。若造一小界,只怕多生差池。
而比鄰居中那五重金殿便有一妙用。在內修持之人,只聞天音一響,激發四肢百骸骨髓,就算在深眠深定之中,亦能令其及時醒轉而無后患。
等若在隨時聽命和破格禮遇之間,取得了一個平衡。
在縹緲宗這位前輩晉入道境之后,又將此寶重新煉制一回,令其品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