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亭搖頭道:“非也。”
“經由二百余年前軒轅懷、歸無咎探明道路,完道之后更進一步,乃是自宗萬象,一法包容萬法的路子。此道按說每一家完道后皆能為之,其實當中難易亦有差別。”
“縹緲、盈法之道過簡,越衡之道過繁而具體,原陸宗一人一道,優長不在此處;四御門以及我真曇宗別出機杼,更加不及。體例最像契合者,除了已然走到前面的辰陽劍山、藏象宗,便當是幽寰宗《玄遠根本大戒經》了。由一變生九變,至于極變,廣大精微皆備,卻是立得一副好骨架。”
“若是我所料不錯,這是門中嫡傳漸次探索的預備手段。雖其才力不足以一舉窺見門徑,但能采擷一瓢,無論對于宗門還是其本人,都是莫大的收獲。”
蒲方輿、杜明倫等人略一思忖,旋即心中了然。
這是以束玉白之法門為境,觀望“演化”一道的奧妙。
選取這琉璃天之爭為戰場,可謂是事半功倍。
其一,此等盛會,雙方的精神狀態皆會調整至最佳,遠非尋常邀斗可比。
其二,在尋常斗法之中,若是束玉白看穿了你之用意,未必便會遂爾之愿。由于雙方實力有明顯差距,他就算遮掩了自身道法之真意,僅以旁門迎敵,亦足以勝之。
而在這琉璃天之爭上,由于至少要面對五人挑戰,而束玉白自己又是辰陽一方四人中最弱的一環,極有可能作為突破口的存在。那么斗法之際,定然是愈簡明愈好,愈省力愈好。
若是有所保留,萬一多糾纏數招,著實不美。而“衍化對陣、以變制變”的法子,完全克制幽寰宗“九變”境的修士,是斗法策略的不二之選。
但如此一來,幽寰宗一方的謀劃,也就得以成立了。
同一時間,寧素塵與原隨風一戰,也已到了尾聲。
寧素塵鼓動風云,每一擊渾厚堅實而又銳利無比,看似是一柄磨圓了劍尖的巨劍。一起一落之鋒芒,遠非原隨風當前境界所能抵擋。
此戰就算不若束、申之戰迅捷,但也應當差不了多少才是;但原隨風偏偏就抵擋了百余招之多。
甚至原隨風倚仗何等法門抵敵,也看不大分明。恍惚之中只是覺得,寧素塵一擊命中時,原隨風身軀似乎陡然縮小,變成了一個尺寸縮小了一半的侏儒。并且隨著交手次數漸長,這幻象愈來愈小,直至不可捉摸。
而原隨風的氣色,亦明顯的漸漸轉壞。
又過一十二招,原隨風忽地一個踉蹌,躍出陣外,拱手道:“寧師姐手段高明,原某認輸。”
寧素塵并未接話,雙目微閉,身軀似乎在空中輕輕搖曳。
原隨風返歸陣中,梅雪亭立刻傳音道:“成了否?”
方才二人斗法之際,梅雪亭不失從容風度,半眼也不往門下弟子斗法的這場來望,好似有著十足的信心。但此刻略顯急迫的出言發問,終于還是微微顯露了他的心意。
原隨風沉著道:“只能到這一步了。若再求進益,神氣衰微,感應恐亡,此法亦將隨之失去。”
梅雪亭松了一口氣,道:“做成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