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其和帝國作對,私下里玩小動作,還不如光明正大的去吐蕃和吐谷渾捕捉奴隸,開墾荒地!
開墾帝國本土以外荒地的行動,皇帝很早就讓司農寺和兵部一起合作了。
第一塊試驗田就是遼東等地區,目前模式已經漸漸趨向穩定,完全可以照貓畫虎。
世家們也都不是傻子,這些年帝國的將軍們一次次討伐草原部族,捕捉的奴隸不是用來修長城就是用來修馳道,要么就是開鑿大運河。
用的那叫一個爽,根本不用管其死活。
不聽話的、生病的、反抗的,直接殺了都沒人管。
可以說,現在皇帝做的和先帝所做的事情沒有多大區別,但是用的人卻不再是晉室子民,而是變成了突厥人、吐蕃人、吐谷渾人、高句麗人等等。
將軍們打仗有戰功,朝廷要奴隸服徭役,百姓們不用服徭役能夠專心生產,皇帝凝聚人心,帝國實力增強,在跟著對外戰爭,捕捉奴隸,形成了一個封閉循環。
這一套模式,從姜承梟登基的時候開始,他就先用了高句麗的奴隸做實驗,最后一點點完善之后,開始在部分地區推廣。
這一次,吐蕃和吐谷渾就算不過來找死,他遲早還是會派人去討伐吐蕃以及吐谷渾,乃至以后的西域三十六國、突厥人。
不為其他,就為了發展國力,對外蠶食土地,對內轉移世家剝削奴役的對象,減輕百姓的負擔。
讓將軍們能夠打仗,一直保持強軍。
更何況,他將來還準備大規模移民,這就需要奴隸們在外面的土地上開墾,等到晉室子民抵達的時候,能夠立即開始傳統手藝種地。
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中有條不紊的推進,他想的很清楚,在他這一代想要徹底剪除世家有些不切實際,所以他要轉移世家的注意力,讓他們庇護在帝國的刀劍之下,去剝削奴役敵國子民。
讓世家成為帝國在異域開墾的先鋒!
不要懷疑世家的下限,現在他們都明白,以皇帝的強勢,他們不可能在姜承梟這一朝抬起頭,這樣一來,還不如和帝國合作,去外面的天地拓展。
更何況,最先和皇帝合作的河北溫氏一族,目前在遼東地區開墾了大量土地,動用的勞動力全都是高句麗人,完全是在以‘付出最少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這怎么能讓人不眼紅!
土地不夠肥沃?
沒關系,工部的‘研究院’弄出來的‘農家肥’可以慢慢改善。
勞動力不足?
沒關系,付出代價,從帝國手中購買奴隸就行了。
至于農具、耕牛、馬、羊等更不用擔心,帝國的軍隊隨時可以啟動,只要付出足夠的代價,帝國的刀和劍將會為他們從草原蠻子手上搶來這些東西。
正是因為遼東模式的成功,讓世家看見了新的發家希望,這一次帝國征討吐蕃和吐谷渾,世家們全力支持。
他們都在等著獲得勝利之后,購買奴隸田地,準備開墾呢!
將軍們還在等著皇帝的戰功封賞呢。
可以說,姜承梟正在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權貴和世家們為帝國在外面攫取利益,開展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