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社會在一年里所消費的生產資料,即勞動資料、原料和輔助材料,只有在實物形式上為數量相等的新物品所替換,社會才能在原有的規模上再生產或保持自己的財富,這些新物品要從年產品總量中分離出來,重新并入生產過程。
根據學院派的調研結果,用流水線的話,再生產速度足足提升了1500%,也就是整整提升了十五倍!
如果按照這種方式繼續前進的話,皇帝已經可以看見未來了。
帝國的市場一會會按照:活躍、繁榮、生產過剩、危機、停滯、復興這幾個時期的順序而不斷地轉換,這是那種工業模式是必然導致的結果,
由于這種工業循環的這種周期變換,生產使工人在就業上并從而在生活上遭遇的無保障和不穩定狀態,絕對會成為正常的現象。
除了繁榮時期以外,皇帝可以篤定,市場之間總是進行十分激烈的斗爭,以爭奪各自在市場上的地位,因為市場就是這種生產方式的樞紐,堪比心臟那樣重要。
然而,很明顯,商品在市場上的地位同產品的便宜程度成正比,越便宜,就越能占據市場,大家都想要便宜的,最終只會因為過量的生產而開始打價格戰。
除了由此造成的后果只有一個:
那就是各大商會競相采用代替勞動力的改良魔導器,以及新的生產方法,每次都出現這樣的時刻,同時強制地把工資壓低到勞動力價值以下。
這種一旦這種新方法迅速推廣開來,各商會之間必然會展開激烈的競爭,看誰能夠提供最便宜的商品。
這樣的競爭,絕對會形成非常不良的競爭,大家競相在市場上廉價出售,后果應該會很快表現在市場的混亂上,包括勞動的價格,即工資急劇下降,以及各種東西的降價,最終導致危機爆發。
這是需要考慮的事情,也是要他猶豫要如何對待新階級的主要原因。
但問題是,這樣的生產方式還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那就是在上升期,這個上升期目測可以維持二十到三十年,在這段時間里,會有一個讓皇帝難以拒絕的好處。
工人在流水線之中的時候,他們的工作僅僅是某種單一的東西,也就是說,因為在這樣秩序下,各個單個的、互有內在聯系的勞動部門其實是分隔開來的,甚至是互相對立的,一句話,就是因為勞動沒有組織起來。
單個工人不能生產任何完整的東西這一事實,在流水線上是成立的。
這一事實,讓皇帝很想繼續發展那個所謂的新工人聯合。
一個擁有如此致命弱點的團體,偏偏還有著巨大的生產潛力和社會力量,甚至于可以說是完美的臣民。
對帝國未來的發展恐怕有難以估量的好處,壞處都可以慢慢抹平,好處卻是不可能復制的。
而且,第二個好處也很重要。
這種方式能夠批量的制造貪婪、自私和殘酷。
是的,這種社會制度絕對能夠造成至少一代人的困苦、墮落,使他們遭受摧殘,演化出一幅從未見過的可怕圖景……
比曾經的魔物混血還要痛苦的多。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絕對會對現在的宗教毫無認同感,他們不可能會接受宗教描述的情況,因為,自我意識是一切宗教觀念的基礎,它構成宗教福音的創造原則。
但是,當如此痛苦的一代成長之后,按照自我意識固然是宗教觀念的創造原則,但只有作為脫出自身、自相矛盾、自我外化和異化的自我意識,才能成為這種創造原則。
因此,達到了自身、理解了自身、認識了自己本質的自我意識就支配著它的自我異化的各種產物,也就是說,能夠信仰宗教,或者信仰別的東西。
換而言之,這樣的制度能夠摧毀下層人民對任何東西的信仰,使他們變成單純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的野獸,他們沒有能力理解自身,沒有精力去體會所謂的自我意識創造的產物,也就是無法去理解宗教,無法去欣賞藝術,無法去研讀法律,無法去體會世界。
只要一代人變成這樣
那,天界就會轟然崩塌!
那高高在上的精神世界的支柱會斷掉,只要犧牲一代人,就能夠斷絕帝國的心頭大患!
這樣的誘惑,讓皇帝一直在躊躇,他很想下這個決定,因為這是他目力所及內,唯一可能砸碎國教的方法了!
(午夜來電,翻身起床,到一點強行碼出一章,這你們好意思不給我月票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