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覺得你一定能考上。”
“那你到時候想考什么專業?”蘇曉單手托著下巴,看向顧運,問。
“我么?”顧運抬頭看了看窗外,想了許久卻是沒想出來。
對他而言,專業的選擇當然和未來的工作沒有任何關系,因為他根本就不想工作啊。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做生意又不想,畢竟太懶,也就是薅點羊毛,勉強維持下生活這樣子。
話說要是順利的話,他應該很快就能在古鎮有10%的股份了,只要古鎮按照他的設想運營起來,差不多也夠他花銷的了。
在他的設想里,古鎮以“吃”打開局面以后,未來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整個古鎮其實可以分兩個區域,一部分是清末民初區,那部分都是黑瓦白墻的典型建筑,而另一部分就是明代區域,稍微改一改也可以成宋代區域,那部分以木制的飛檐斗拱建筑為主。
顧運有個想法,他想在朱沙角古鎮,打造出自己夢里的場景。
宋、明是他比較喜歡的年代,有他太多美好的回憶,盡管不再做夢是件好事,但是再也回不去那里也是種遺憾,他想在古鎮,復制那時的場景。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他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或者,“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路入神仙宅,翠鎖梵王宮……更上危樓高幾,徙倚欄桿虛敞……要盡無邊景,煙雨看空濛。”
……
具體細節他都想過了,比如在宋代區,就一水兒的宋代場景,仁宗時期京城那些標志性的建筑全給他起上,游客要想進來得先換宋裝,里頭的酒肆、路攤及各色鋪子也必須一水兒的古裝,另外宋朝的禮儀乃至說話方式都給他們普及普及,例如大伙兒見面得拱手,但凡你握個手那你都是土包子,一點不會玩兒。
還有,宋代的那些節日,自己完全可以給他復制出來,仁宗時期的大節日那可是熱鬧有趣的很,自己想看想玩,想必很多游客也會感興趣的。
似乎還可以設置幾個威亞,電腦程控的那種,普通游客就別玩了,出了岔子不好收拾,自己在里頭弄個小山莊,倒可以裝上,在綠柳掩映、清波蕩漾得山莊里,到處飛來飛去也是不錯的。
到時多找幾個明星推一推,要是進入朱沙角就必須穿古裝、復古禮儀、吃古代美食能生成一種時尚休閑方式的話,那么所有游客進去后,自然有興趣去學、去做。
顧運要看的可不只是景,也是人,有古景有古人才算是復制了時空。
所以別人以為這是打造差異化,但其實只是為了滿足老板的古怪愛好而已,包括那些游客都是道具。
…
當然,這是比較大的投資,不過在有客流的情況下,他覺得還是有可能把投資收回來的。
另外,這么一來似乎還可以有其他盈利方式,比如影視拍攝,到時候在這拍古裝劇,不但能保證原汁原味,而且還能隨時找到臨時演員。
而游客來這里,會被通知很可能會入境,到時候在熱播電視劇里看到自己,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更有趣。
凡此種種,弄下來大概不會太虧。
就算虧了也沒關系,反正看著高興就行,大不了去別的地方多薅點羊毛,錢的事兒對他來說都不是事兒。
普通人才考慮盈虧,萬年老妖就只圖個高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