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運見程雪晴發愣許久,也不接話,疑心她是不是沒聽明白自己的意思?
要這樣的話,她到底有沒有從哈佛畢業就值得考證了。
這時,程雪晴終于說話了。
“顧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完全贊同你的想法。只不過,除了秘方,顧先生還打算再出資1.5億么?”
“對。”顧運點點頭,“三年內出資1.5億,不是現在。”
“錢從何來呢?”
“當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了。”
程雪晴明白了。
背靠著古鎮,他賣賣食材三年內也能賺到這些錢了。
但還是忍不住問道,“可是照我看,即便顧先生不出這些錢,這筆交易也可以通過監管。”
其實她沒必要提醒顧運這個的,因為顧運要再投1.5億,對她來說是好事,畢竟這筆錢投進來,她作為股東起碼也能增加幾千萬的權益。
可是程雪晴發現,跟解開顧運身上某些疑問比起來,這幾千萬簡直一文不值。
主要是爺爺說過,對身邊人要仔細觀察,顧運現在好歹也算是某種意義上離自己比較近的人。
加上他喜歡自己,對自己的企圖心很明顯,所以自己了解下他,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了解么……又不吃虧的。
程雪晴是這么想的。
顧運笑了笑,挑了個最淺顯的理由,說道,“這1.5億當然是要徹底杜絕官司了。做生意么,和氣生財。”
程雪晴覺得這話在理,但是又不在理。
在理的是,再加上這1.5億的承諾,相信長銀資本都知道這官司是肯定打不贏的,應該不會再費那個力氣來找茬了。
但是不在理的,現在他都明著在稀釋長銀資本的股份,還怎么和氣生財?
顧運說到這里,便起身去做燒烤了。
程雪晴閑著沒事,便也起身站到顧運身邊,看著他把腌制好的肉串放到已經燒得通紅的炭烤架上,不緊不慢地烤著。
“做燒烤其實比做菜更費心神,你知道為什么嗎?”顧運問她。
程雪晴想了想,說道,“是因為沒有鍋么?”
“算一方面吧。”顧運一邊輕輕轉動肉串,一邊說道,“做菜很容易得出固定模式,比如小火燜五分鐘,如果是烤箱的話就更精確了,多少度多少分鐘,可以毫無差錯。”
把一串烤的色澤發黃的肉串放到盤子上,顧運又道,“但是你看這一排肉串,每個肉串底下的炭火明旺不一,而每個烤架的高度又不同,這些隨機條件表明,燒烤受到的不確定因素影響很多,因而從來沒有固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