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啦,現在他們哪還敢找我們。”王秀琴笑道,“趕緊洗洗手,吃飯了。”
一直到吃完飯,蘇曉也沒提顧運昨晚夜不歸宿的事情,這倒是讓顧運有些意外,不過也好,蘇曉不提他當然也不提了,省得費口舌。
吃完飯回屋后,顧運又給老顧打了一次電話,這次終于打通了。
“爸,有人說你欠了500多萬,有沒有這事?”
“沒有沒有……你爹的事,你甭管。”
“我去,那是真有了?老顧啊,借這么多錢你干嘛了?”
“沒借沒借沒借!你要老子說多少次?”
“那是怎么回事,你說說。”
“說個屁,你就好好讀書就行,爹的事你少管。方方面面的,爹都能安排好。”
老姑說話還是跟以前一樣橫,一樣豪氣,不過顧運一聽就知道是真有這事兒了。
倒是也不急,畢竟那點錢也不是什么大事,要是真有還給人家就得了。
就是有點好奇,老顧借那么多錢到底去干嘛了呢?
顧運想了一會,決定明天還是回趟老家,見了顧建新打聽清楚再說。
……
雨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氣也沒放晴,還是陰沉沉的。
早上六點多,蘇曉照例送來早餐后,跟顧運囑咐了兩句要按時吃飯之類的,然后就跟王秀琴一起出門了。
顧運也不著急,畢竟老顧那點事在他看來真不算什么事,于是吃完早飯又睡了個回籠覺,直到九點多才起來,不緊不慢地去了高鐵站。
也是好久沒回家了,所以心情還不錯,順手還在高鐵站給老顧帶了他愛吃的板鴨一對,打算晚上跟他好好喝兩盅。
……
大塔村。
大塔村是寧城較偏遠的一個小山村,也是顧運的老家。山里頭交通不是太方便,只有一條十幾年前顧建新老板和林建國老板聯手捐錢修建的,大約寬度僅五六米的小水泥路可供汽車進出村子。
村里也就七八十戶人家,因著這些年年輕人紛紛都往外跑,所以村里大多以留守兒童和老人為主,常駐人口也就兩百人不到。
蘇曉查了下,從高鐵站出來,去大塔村要倒三趟公交,最后離進村還有十來里地,還需要打個車,有網友說也可以坐個小三輪。
不過人生地不熟的,蘇曉和王秀琴出了高鐵站后,直接打了輛車過去畢竟娘倆經過昨晚的深思熟慮,已經決定如果真有其事,要把房子賣了幫老顧,跟500多萬比起來,那兩百塊的打車費也不算什么了。
和很多村子一樣,大塔村的村口也有一顆大樹,枝葉十分茂盛,村里老一輩總說有這棵樹在,村里遲早要出一個大大的貴人,但是到目前為止,村里原本最有望成為“大大的貴人”的林建國和顧建新,現在已經沒啥希望了一個被狐貍精拐跑不知去向,另一個則如今淪落到借下巨款連家都不敢回。
作為大塔村的地表,夏天的時候大樹下永遠不缺乘涼的人,五六個村民現在就坐在樹下,三個在打牌,另外三個年紀大點的則喝茶扯淡。
最近大塔村最大的新聞當然是顧建新欠錢的事兒了,三位老人今天討論的重點是顧建新這孩子接下來會被判幾年,以及他兒子顧運今后還討不討得上媳婦兒。
有好心的老頭倒是提出來,隔壁村鐵匠家有個傻姑娘,今年才29,胖是胖了點,丑是丑了點,傻是傻了點兒,但勝在是女的、活的,更大的優勢在于老鐵匠對傻女兒挺好,這么看對傻女婿可能也會不錯,要是顧運愿意,回頭兩人一配,那也算是門當戶對,珠聯璧合,老顧家弄不好還有后,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其他兩個老頭都深以為然,甚至愿意給牽牽紅線,撮合撮合,就是一個正在打牌的,年紀稍輕的男人,不合時宜地笑了起來。
“倆傻子,睡一起知道怎么辦那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