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上一個時空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解釋此方天地洞天之主所面臨的困境的話。
他可以認為,被業羅三圣稱之為九幽或是幽玄的這貨,被“熵增”所纏繞困擾了!
洞天四境,真靈法玄。
縱然牠已然由虛化實、萬物化生,又訂立法理,走到了洞天法境的層次,能夠抵抗住大道乾坤與時空流水的壓迫沖刷,竟然也無法避免自身一步步自有序走向混亂,最終絕望地迎接“熱寂”的死亡擁抱。
不管是上一個時空還是現在,在顧判的認知之中,生命最終都將走向死亡,這是萬事萬物都無法避免的規律,正所謂向死而生,自出生開始便已經開始了死亡的倒計時。
為什么永動機不可能被制造出來,就是因為在能量守恒定律之下,無論如何想方設法降低能耗,都不可能完成百分百的轉換,而在能量轉換過程中所被浪費掉的那部分,就被稱之為熵。
也可以被稱之為混亂度。
所有事物若是不施加外力的影響,永遠都會趨于熵增的最大化,也就是說永遠會向著更加混亂的狀態發展。
這也是為什么汽車放著不動為什么更容易壞,房屋一直不打掃會越來越臟,為什么人的懶散拖延非常容易,因為它符合熵增定律。
世間好物因何不堅固,彩云易碎琉璃脆。
而生命作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亦是如此。
所以薛大俠才說過,活著的過程就是在對抗熵增,生命以負熵為生。
若是舉一反三、作為類比的話,上一個時空的能量轉換會產生熵,萬事萬物都在朝著熵增的終點大踏步前進,那么在洞天之境內部,無論是真靈神魂,還是天地靈元,是不是也一直都處在不可逆轉的消耗過程之中?
縱然九幽建立天庭,訂立法理,以此穩固洞天,但牠明顯沒有尋找到避免這一消耗的方法。
因此才想要打開洞天,引入外力的影響。
但從后續的情勢發展來看,九幽似乎是玩脫了,并且由此直接陷入到了不可見不可知不可聞的境地之中。
那么,再往深層次去想一下,如今的海眼上浮、海獸聚集,莫非就是白衣羅葉所說的,以一眾天人之真靈神魂為引,以仙宮為本,撬動東海之眼,為吾上引來新靈,損其他而補益自身?
呵……
這還真的是。
有人不知道在多少萬年前挖了一個坑,種下了一顆種子,本想著秋收冬藏,收獲食糧,卻直到現在才破土而出,給了當世之人一記天大的悶棍。
如果不是碰巧來到了這座“仙宮”之內,如果不是白衣羅葉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留下了這些景象,他恐怕撓破了頭都不會想明白,這些數量多到令人頭皮發麻的海鮮大軍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
顧判揉捏著眉心,緩緩收斂讓自己頭痛腦脹的思緒,又開始思考另外一個讓他疑惑不解的問題。
那便是,為什么金紋戰蜂不行,紅衣甲士不行,唯獨他自己能夠進入到這里,目睹了一場不知道發生在多久之前的奇葩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