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權力結構盤根錯節,并不能簡單地依靠一個人的職位來判定。
通常情況下,想要理清一個人明面和潛在的權力大小,需要看他向好萊塢的哪個階層進行匯報。大電影公司總裁如果直接對母公司高層負責,他的權力可能與CEO不相上下。而像斯皮爾伯格這種級別的導演,由于可以直接和史蒂夫·羅斯等大佬溝通,他的潛在影響力還在大電影公司CEO之上。
羅伯特·雷姆的提議并不讓西蒙感到意外。
現在的好萊塢,迪斯尼CEO邁克爾·艾斯納和總裁弗蘭克·威爾斯就屬于這種平級的關系。兩人都直接向迪斯尼董事會匯報,邁克爾·艾斯納在職位上高出弗蘭克·威爾斯一級,但他對弗蘭克·威爾斯并無管轄和任免權力,兩人有著各自分管的工作。
根據記憶中的信息,迪斯尼分工明確又相互制衡的權力格局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這家公司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快速崛起。
九十年代中期,弗蘭克·威爾斯遭遇直升機事故意外去世,邁克爾·艾斯納開始大權獨攬,為了維護自己對迪斯尼的統治不惜大肆排除異己,激烈的內部斗爭使得迪斯尼在艾斯納掌權的后十年逐漸流入平庸,直到羅伯特·艾格時代才重新煥發生機。
考慮到這些因素,西蒙并沒有過多猶豫,就同意了羅伯特·雷姆的要求。
如果是上市類的大眾持股公司,這種高管平級設置很容易引發企業的內部斗爭。但對于丹妮莉絲影業來說,西蒙卻并不擔心這點。他擁有這家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一旦出現高管內斗,他有足夠的權力隨時將不安定因素踢出公司以消弭事端。
確定這件事,兩人又討論起羅伯特·雷姆的薪酬問題。
丹妮莉絲影業發展迅速,預期的盈利能力更是驚人,西蒙自然不可能再像當初艾米那樣許諾羅伯特·雷姆利潤分成方案。
不過,西蒙也并不吝嗇,約定的三年期合約,與艾米同樣的25萬美元基本年薪之外,西蒙還同意設置一筆每年最高300萬美元的獎金,并根據羅伯特·雷姆的業績狀況判定他能夠獲得的獎金數量。
現在的好萊塢,即使是七大制片廠,每年能夠拿到300萬美元以上的高管也絕對屈指可數。丹妮莉絲影業哪怕整合新世界娛樂之后也只能算是二線電影公司,因此,羅伯特·雷姆欣然接受了這份合約。
類似的薪酬方案在好萊塢有著很多先例,如何判斷羅伯特·雷姆經營業績等細節只需要由雙方律師根據以往經驗進行協商。
談妥這些,羅伯特·雷姆也開始開誠布公地和西蒙聊起新世界娛樂的運營狀況和各種問題。
新世界娛樂當前面臨的主要困境還是缺乏資金,以及好萊塢編劇罷工導致公司旗下本應該開始籌備的電視劇項目無法啟動。此外,羅伯特·雷姆還主動向西蒙坦誠,新世界娛樂大概有2000萬美元的各類型隱藏債務。
2000萬美元,并沒有出乎西蒙的預料,這筆錢也在他的承受范圍之內。
既然已經確定拿下漫威,西蒙并不打算為這筆錢再橫生枝節。畢竟,這是好萊塢娛樂公司為了讓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好看一些的普遍問題,并非股東或管理層中飽私囊。只要新世界娛樂能夠重新運營起來,將來這筆錢可以直接消化在公司豐厚的現金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