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電視業務的同時,丹妮莉絲影業和新世界娛樂兩家公司的整合也在迅速推進。
8月15日,完成初步調整后的新公司正式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原丹妮莉絲影業和新世界娛樂改組為丹妮莉絲娛樂集團。
這次整合之后,丹妮莉絲娛樂旗下將保留三個電影廠牌,分別是丹妮莉絲影業、新世界影業和新世界娛樂旗下原本擁有的另外一塊獨力廠牌高門影業(Highgate-Film)。
在此之前,因為公司初創,無論是《當哈利遇上莎莉》這樣的愛情片還是《低俗小說》這樣的反類型電影,抑或《死神來了》這種偏B級的恐怖片,全部都由丹妮莉絲影業一塊廠牌生產,這樣做其實非常不利于公司品牌的塑造。
現在,西蒙打算利用這三塊廠牌分別負責不同類型的影片。
丹妮莉絲影業以后將專注于《當哈利遇上莎莉》、《雨人》和《蝙蝠俠》這種主流的商業電影,新世界影業會接手《驚聲尖叫》、《死神來了》這類暴力、驚悚、恐怖類型的電影制作。
至于高門影業,西蒙打算讓其涉足藝術片領域。
韋恩斯坦兄弟的米拉麥克斯還沒有崛起,藝術片在很多大電影公司眼中都只是雞肋一般的存在,現實也確實傾向于此。
現在的好萊塢,一部質量不錯的藝術電影,經過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運作,幸運地賺進了一千萬美元利潤,這已經算是非常成功。但在大制片廠眼中,這或許只相當于他們一個星期的收入。
然而,好萊塢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的是,如果每年能夠運營多部成功的藝術電影。那么,這方面業務累計帶來的收入將非常可觀。更何況,藝術片里肯定也不乏票房黑馬出現。
不僅如此,這么做還能迅速擴充一家電影公司的片庫資源。
好萊塢的錄像帶和DVD行業至少還能興盛二十年時間,有線電視行業的發展也持續增加著對電影內容的需求。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擁有一個內容資源豐富的電影片庫,對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是非常有利的。
為了盡快推行這一點,西蒙將新世界娛樂旗下原本的對外購片團隊全部置入到了高門影業旗下。
電影制作的周期是漫長的,但擴展到全世界范圍內,每天都會有全新的影片完成,高門影業的團隊接下來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全世界范圍內搜羅各種優質的電影版權帶到北美進行發行。
三大廠牌之外,公司還對原有的發行團隊進行重組。
同樣是為了品牌塑造,公司的院線發行團隊將一分為二,一個丹妮莉絲發行公司,用于主流商業片的發行,一個新世界發行公司,負責新世界影業和高門影業兩個廠牌旗下的電影發行。
丹妮莉絲娛樂旗下還將成立用于錄像帶和電視播放發行的丹妮莉絲家庭娛樂公司。
兩套院線發行團隊和丹妮莉絲家庭娛樂公司都由羅伯特·雷姆負責。
電視業務方面,公司將設置丹妮莉絲電視公司,由羅伯特·艾格掌管,負責公司旗下所有電視項目的制作和分銷工作。
馬克·希爾維斯負責的丹妮莉絲特效也在這次重組中并入丹妮莉絲娛樂,專注于電影CG特效和3D動畫技術的研發。
至于漫威娛樂,這家在這次收購中并沒有引起業界太多注意的漫畫公司,短期內并不會啟動任何電影計劃。不過,這家公司接下來不但將完全保持獨力運營,而且會越過艾米、艾格和雷姆三位高管,直接對西蒙個人負責。
初步完成這一切,1988年的暑期檔也進入尾聲。
8月11日,在北美院線上映恰好20周的《當哈利遇上莎莉》全線下檔,最終累計票房1億1092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