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因為創始人萊納德·博薩克和桑迪·勒納夫婦與思科股東和管理層在理念上的沖突,兩人在1990年陸續離開思科,隨后,兩人就賣出了手中的大部分持股。
詹姆斯隨后的話證明了這一點:“我已經和博薩克夫婦接觸過,他們大概也預料到離開公司在所難免,因此正在考慮出售自己手中的股份。”
西蒙停止用餐,道:“全部嗎?”
詹姆斯搖搖頭,道:“大概,也只會是一半。如果不是我們對這家公司感興趣,其他私募股權出手,紅杉資本他們肯定很樂意提前套現離場。現在,因為維斯特洛公司插手,其他股東都對思科有著更多期待。所以,他們不會完全放手的。當然,另一方面,我們想要拿到這家公司的控制權也沒有太大阻礙。”
西蒙立刻會意。
維斯特洛公司因為西蒙個人在短短幾年時間迅速崛起的財富奇跡已經成為一塊金字招牌,現在,維斯特洛公司涉及的大部分企業,都從這種光環中獲得了很多好處。
因此,無論是思科還是美國在線的股東,出于利益考慮,都不會堅持這兩家公司的控制權,因為他們相信把控制權交給西蒙,應該能夠獲得更多收益。同樣,為了將來能夠獲得更多收益,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完全放手對公司股權的持有。
這種現象,其實從西蒙收購古馳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
這世道,畢竟沒有太多人是傻子。
哪怕是此前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同意轉讓給維斯特洛公司10%的股份,以及英特爾等企業對維斯特洛公司持續增持自家公司股票都沒有太大反彈,基本上都是這種原因。
西蒙其實也沒有想過完全持有這些公司。
對于微軟和英特爾等企業,西蒙的持股主要以投資為目的,他很清楚這些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但他更知道自己沒有打理這些公司的經驗和能力,絲毫不打算爭奪這些企業的控制權。為了表達這種態度,西蒙當初在完成對微軟的增持后,還將手中持股的投票權直接授權給了比爾·蓋茨。
不過,對于思科、美國在線和伊格瑞特,西蒙就打算完全掌控在手中。
三家公司,思科是網絡設備提供商,美國在線是網絡服務提供商,伊格瑞特是網絡內容提供商,這其實就代表了一條完整的互聯網產業鏈。
如果是10年后,西蒙想要這么做,絕對會面臨強大的反壟斷壓力,聯邦政府根本不可能允許他掌握這三家可以左右互聯網產業格局的產業巨頭,他在那個時候大概也沒有足夠的資本控制這三家企業。
現在,類似的阻力就不存在。
互聯網產業方興未艾,一些人能夠看到這一新科技領域的發展前景,但到底能夠發展到多大規模,誰也不能確定。
西蒙現在開始布局,待互聯網產業在世紀末發展到一個巔峰,他對三家企業的控制也就成為一個既定的事實。
而且,雖然現在需要實現絕對控股,但西蒙并不打算像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那樣,一直牢牢把控這三家公司的大部分股權,三家企業都是要進行IPO的。
到時候,即使再遇到反壟斷調查,只要提前做好布局,拉攏足夠的盟友,相比微軟,三家公司受到的壓力也應該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