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白天的工作,晚餐是摩根士丹利CEO理查德·費舍爾的邀約。
七點鐘,西蒙趕到曼哈頓中城區一家法國餐廳,理查德·費舍爾已經提前抵達。
兩人一邊用餐一邊討論美國在線上市的各種細節。
臨近結束,理查德·費舍爾再次提起了一個話題。
“西蒙,根據近期的市場反饋,2250萬股美國在線股票完全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既然你不愿意提高發行份額,那么,我們增加一份綠鞋方案怎么樣?”
西蒙笑著看向理查德·費舍爾:“綠鞋?”
“是的,綠鞋方案,具體是這樣的……”
西蒙抬了抬手中的餐具制止理查德·費舍爾的解釋,道:“查理,我知道什么是綠鞋方案。不過,對于美國在線來說,這和增加股票發行比例沒什么兩樣,我是不會同意的。”
企業IPO過程中的綠鞋方案,總體而言是一種護盤機制,用于應對IPO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簡單來說,如果新股上市之后市場非常看好,股價上漲,IPO企業額外增發一筆不超過新股份額15%的股票給投資商,這樣可以籌集更多資金。如果市場走衰,為了維持股價,避免破發之類的狀況發生,IPO企業將利用此前籌集的資金從市場購回一定份額的股票。
理查德·費舍爾此時提出啟動綠鞋方案,顯然還是希望西蒙能夠發行更多美國在線的股票。
實際上,哪怕是這次的15%發行比例,西蒙都有些嫌多。
如果可以,西蒙更希望只發行10%。
不過,為了避免市場流通股太少影響美國在線股票交易的活躍性,進而影響美國在線股價,大家反復磋商后,西蒙才將新股發行比例確定為15%。
而且,這么做其實還有另外的原因。
美國在線獨占了美國東西海岸最繁華幾個州的ISP市場,這其實很容易招人記恨的。
稍微多發行一些股票給美國的各方投資人,也可以降低一些將來可能遭遇的反壟斷等方面的不必要麻煩。
這方面,西蒙記憶中的微軟和臉書就是最好的例證。
因為壟斷,微軟在原時空中的整個九十年代都被整的欲仙欲死,一度差點被拆分。
在西蒙看來,很大原因就是微軟的股權過于集中,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兩人直到2000年還持有微軟總計超過半數的股票,如此龐大的財富掌握在兩個人手中,還擁有如此強大的壟斷優勢,美國其他資本勢力自然不會甘心。
隨后,當大門同學不斷減持微軟股票,使得微軟逐漸成為被美國眾多各類型投行基金共同持有的大眾持股公司,微軟在北美就再也沒有遭遇太大的反壟斷麻煩。
后來的臉書,因為早早就成了大眾持股公司,在那起震驚世界的數據泄露丑聞過程中,媒體渲染下Faebook幾乎要分分鐘倒閉的節奏,小札辭職啊,罰款幾萬億啊。
最終結果。
只是一場鬧著玩似的國會聽證。
當所有人以為將會看到一場大批國會議員對扎克伯格的激烈炮轟時,整整四個小時,大家聽到的只是‘我孫女是臉書的忠實用戶想要你給個簽名’啊、‘請解釋一下什么是大數據‘啊之類的沒營養問題。
歸根結底,因為美國大批退休基金、保險基金、投資銀行等機構持有Faebook股票,美國政府只要沒有腦袋抽風,就根本不可能真的把臉書搞垮,哪怕懲罰稍微重一些都不敢。
為了避免自己遭到微軟九十年代那樣的境遇,西蒙接下來會不斷將維斯特洛體系的優質公司進行上市,同時也會持續減少自己對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套現出來的資金,還能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資。
最終,西蒙希望達到一種將整個維斯特洛體系融入到美國經濟體系當中。
到時候,如果打壓維斯特洛體系就是打壓美國經濟,西蒙不相信自己還會遭遇大門同學那樣的麻煩。
不過,這卻不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