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擁有了IP人氣絲毫不亞于彼得·潘的《閃電俠》,再加上這兩部影片在本身質量和媒體口碑上的懸殊對比,觀眾會如何選擇,完全不言而喻。
更何況,在《閃電俠》之前,感恩節檔期上映的《玩具總動員》,這部同樣適合合家歡觀眾的3D動畫電影,依舊保持著不錯的后勁。
因此,根據《霍克船長》十天時間累計的票房數字以及在《閃電俠》等影片沖擊下接下來的票房走勢,媒體普遍預測,這部重磅炸彈預期北美總票房很可能止步于6000萬美元。
這個數字比西蒙記憶中的《霍克船長》票房暴跌了40%以上。
北美票房6000萬美元,如果是其他影片,或許還可以稱作賣座。
然而,對于《霍克船長》而言,這部影片只是制作成本就高達7000萬美元,合計的制作和宣發總預算即使達不到《閃電俠》的1.2億美元水準,但也超過了1億美元。
原時空中,北美票房破億的《霍克船長》通過各個渠道發行,幾年后才勉強收回了影片的各方面成本。
現在,預期票房比原時空中暴跌了40%,即使通過接下來的海外發行乃至錄像帶等周邊,《霍克船長》想要收回所有預算成本也將顯得非常困難。
實際上,不僅是《霍克船長》,上周于《霍克船長》同期開畫的《刺殺肯尼迪》,乃至感恩節檔期上映的一系列影片,票房數據都受到了非常明顯的沖擊。
畢竟,首周末4931萬美元,算上影片的口碑,幾乎可以確保《閃電俠》2.5億美元的北美票房。
2.5億美元,等于在這個年底檔期票倉中切下了非常大的一塊蛋糕。
《閃電俠》切走太多,其他影片能夠分到的,自然會大幅減少。
新的一周開始,圣誕節日漸臨近。
不過,整個世界的目光,卻都被莫斯科的一舉一動所吸引。
持續了兩年多的歐洲動蕩,隨著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失敗,在最近幾個月達到了頂點。
過去這兩年時間,東西德國實現了統一,東歐各國紛紛宣布脫離華約,一些加盟共和國更是宣布獨力,與西方世界對壘了半個世紀的蘇維埃政權,已經進入了最后時刻。
終于,平安夜剛剛過去,圣誕節當天,蘇聯最高領袖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一切個人職務,蘇聯的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資產由俄羅斯繼承。
第二天,最后一次最高蘇維埃會議后,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正式宣告解體。
全世界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中,西蒙只是冷眼旁觀著這次巨變。
俄羅斯人似乎獲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
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即將迎來的,是更加酷寒的凜冬。
戈爾巴喬夫總體上是一個非常開明的領導人,然而,繼承了他大部分權力的葉利欽,卻僅僅只是一個野心家。蘇聯時代積累的還算豐厚的家底,在未來十年內,將被葉利欽徹底揮霍一空。
西蒙私下里也思考過蘇聯的出路,最后得出了一個非常悲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