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剛剛開始,國際游資便對英鎊發起了更加兇猛的攻擊。
面對外匯市場洶涌而來的英鎊拋單,英國政府只是勉強在周一周二支撐了兩天時間,就無奈放棄守護英鎊匯率,被迫宣布英鎊貶值。
放棄守護匯率的同時,英國政府也同時宣布,退出歐洲貨幣體系。
稍微懂得國際金融格局的人都明白,英國,或者整個歐洲,之所以會遭此一劫,歸根結底,還是大西洋對岸的美國為了維護美元的全球霸權。
隨著英鎊退出歐洲貨幣體系,歐共體企圖利用這一體系對抗美元的構想宣告破滅。
歐洲各國的媒體近期對索羅斯領導的量子基金以及其他國際游資大加抨擊,索羅斯也因此聲名狼藉,但對于任何一個明眼人來說,大家實際上都清楚,真正推動這件事的,其實還是美國政府。
索羅斯只是一只出頭鳥和替罪羊。
當然,無論是出頭鳥還是替罪羊,被推上臺面的索羅斯都不算虧。
英鎊放棄抵抗后,西班牙比塞塔、法國法郎等歐洲各國貨幣相繼遭到不同程度的攻擊,歐洲貨幣體系基本上名存實亡。
整個對峙過程,英國政府累計投入了270億英鎊資金用于穩定匯率,最終依舊敗北。
另一方面,作為勝利者,只是索羅斯個人,在這次對歐洲貨幣體系的攻擊中就獲得了10億美元的盈利,國際游資橫掃歐洲各國的獲利總金額更是難以估量。
索羅斯一戰成名,在華爾街一時間風頭無量。
同時,也很快有媒體注意到這次攻擊歐洲貨幣體系過程中一直沉寂的瑟曦資本。
從1987年的股災開始,隨后的日本股市泡沫、美國債券市場崩潰等等,都有著瑟曦資本活躍的身影。然而,剛剛過去的這次絕佳套利機會,瑟曦資本卻顯得無聲無息,這明顯有些反常。
媒體的關注中,很快就有內幕爆出。
《華爾街日報》在9月26日發布了一篇專題文章,標題也相當吸引眼球:《瑟曦資本魔力不再》。
文章以剛剛塵埃落定地歐洲貨幣危機作為切入,先大肆吹捧了一番量子基金在這次危機中的亮眼表現,隨后話鋒一轉,開始曝光‘內幕’。
就在一個星期前,瑟曦資本旗下的瑟曦基金管理公司,三位頂級基金經理人突然離職,還帶走了一個超過十人的小團隊。這批人拒絕了華爾街其他同行的招攬,迅速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對沖基金,并且開始對外募集資金。
作為華爾街最注重保密的一家公司,瑟曦資本對外透露的信息一直很少。
這一次,《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敏銳地察覺到了什么,一番曲折后,終于獲得了對三位從瑟曦資本離職的基金經理人的采訪機會。
三位經理人離職的原因,正是剛剛過去的歐洲貨幣危機。
原來,遠在一年之前,離職三位經理人中的一個,就已經預測到了歐洲貨幣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并且向瑟曦資本的最高層進行了回報,希望能夠提前布局。
瑟曦資本的最高層,自然是維斯特洛夫婦。
然而,不同于以往,這一次,維斯特洛夫婦卻是做出了誤判,認為堅挺了數百年時間的英鎊不可能被迫貶值,以一家或幾家對沖基金的實力,也根本不可能撼動整個歐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