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15億美元的價格沒有改變,不過,維斯特洛體系也做出了巨大‘讓步’。
交易達成的15億美元資金,維斯特洛公司將不會從中提取一分錢,而是以增發融資形式將全部資金注入伊格瑞特公司賬戶,用于這家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
企業增發融資和股東賣出股票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操作。
其中最重要一個區別就是,后者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聯邦此時的資本利得稅還高達28%。
為了避免繳納巨額的資本利得稅,西蒙本就沒打算從這次股權轉讓中抽取資金,因此這種所謂的讓步,只是為了避免高盛和摩根提出其他更多條件的一種策略。
很多媒體其實也看到了這一點,不過還是對西蒙能夠果斷放棄15億美元現金感到欽佩。
要知道,這畢竟是15億美元現金啊。
現階段哪怕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單上的億萬富翁,也沒有幾個能一口氣拿出15億美元現金出來。
除了15億美元全部作為融資注入伊格瑞特,維斯特洛公司還同意伊格瑞特將在未來三年內進行IPO運作。同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提前鎖定了伊格瑞特將來的IPO承銷權。
交易達成之后,除了媒體的熱議,最直接后果就是納斯達克科技股板塊的再次上揚。
伊格瑞特這樣一家成立只有4年的公司就獲得了150億美元的估值,再加上思科和美國在線,最后一些猶豫的投資人,也開始紛紛進場參與科技股的運作。
另一方面,歐洲那邊的佳士得收購案同樣順利推進。
即使英國媒體呼吁英國政府嚴格審查避免佳士得這樣一家歷史悠久的英國標志性公司落入外國人之手,最終英國政府還是沒有任何出面阻撓的行為。
拍賣行業,畢竟不算設計國計民生的敏感領域。
當然,這個過程中也并不是沒有試圖爭取更多關注度和支持率的議員打算嘗試阻撓。
只是,梅麗珊卓公司背靠維斯特洛體系,維斯特洛體系與新聞集團的關系一直非常不錯,控制著英國大批媒體的新聞集團,根本就不是一兩個議員能夠招惹的。
索菲亞·費西在新聞集團高層的引薦下參加了英國政界的幾次聚會,稍微斡旋了一番,梅麗珊卓公司對佳士得的收購就順利得到了英國當局的批準。
交易達成后,梅麗珊卓公司也公開許諾,佳士得的總部將依舊設置在倫敦,梅麗珊卓公司短期內不會對佳士得進行太大規模的改組,同時將長期保持這家歷史悠久的拍賣行既有的傳統企業文化。
英國早已不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剛剛過去一年的英鎊危機更是讓這一老牌帝國顏面掃地。
梅麗珊卓公司如此一番表態,無論私下如何,表面上英國媒體都覺得算是保留了一些體面,因此也沒有再針對這件事窮追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