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大概是強勢了將近一個世紀的赫斯特家族并沒有意識到很多事情早已時易世變,稍微與維斯特洛體系產生矛盾沖突后也以一貫的傲慢持續保持針鋒相對,最終導致雙方的矛盾不可化解。
既然對方現在已經如同跗骨之蛆,西蒙也不再客氣,而且不再留下余地。
開戰就是。
周一上午臨時舉行的維斯特洛體系高層電話會議上,西蒙正式宣布了自己的決定,要求整個維斯特洛體系所有與赫斯特集團旗下媒體擁有合作關系的子公司全部斷絕與對方的合作。
除了少數如同《舊金山紀事報》這樣相對嚴肅的媒體,赫斯特集團旗下的媒體平臺更加傾向于時尚娛樂,很多諸如《COSMOPOLITAN》之類的著名時尚雜志都是赫斯特集團旗下資產,因此無論是丹妮莉絲娛樂還是梅麗珊卓公司,乃至維斯特洛體系其他各種公司,在此之前一直都在赫斯特集團旗下大量報紙雜志上投放廣告。
1993年度維斯特洛體系只是投向赫斯特集團旗下媒體的廣告支出總額就達到6500萬美元。
從3月21日開始,所有這些支出全部停止。
不僅如此,凡是維斯特洛體系能夠影響到的科技、時尚、娛樂等領域,相關合作伙伴都將被要求選邊站隊。
北美的傳統媒體巨頭有很多,維斯特洛體系卻只此一家。
所以,選吧!
赫斯特集團1993年度的營業額達到21.1億美元,來自維斯特洛體系的6500萬美元廣告收入占據對方全年總營收的比例已經超過3%,這絕對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份額。
而且,如果說完全失去這部分收入還達不到讓赫斯特集團傷筋動骨的效果,維斯特洛體系利用自身影響力聯合所有合作伙伴對赫斯特集團的全面打擊,就不可能再讓對方無動于衷。
這還沒有結束。
赫斯特集團最近兩年也開始布局互聯網,連續投資多個新科技企業。赫斯特家族當初不愿意在新聞內容上與伊格瑞特公司合作,近期卻是悄然開通了《舊金山紀事報》的電子版。
從3月21日開始,無論是主流的Ygritte、AOL和MSN三大門戶,還是伊格瑞特旗下的Google搜索引擎和Faebook社交網絡,對于和赫斯特家族有著牽連的新科技公司與互聯網網站,都將采取毫不留情的封殺策略。
同一天,在經過周六西蒙親自拍板并在周日與紐約時報集團完成磋商后,伊格瑞特門戶和《紐約時報》同時在各自媒體平臺上發布了雙方達成合作的消息。
伊格瑞特公司不僅在門戶主頁公布了雙方合作的大致條款,重申伊格瑞特并無任何壟斷互聯網傳媒意圖的開放態度,而且還在隨后的新聞詞條上推出了《紐約時報》官方網站一則關于克林頓政府正在推動攻擊性武器禁令的文章,用戶點擊這則新聞將直接導入《紐約時報》官方網站。
紐約時報集團去年剛剛收購的《波士頓環球報》也將在近期開通電子版,同樣將獲得伊格瑞特門戶的流量支持。
除了新聞內容共享,另外的兩項合作也引起了業內的強烈關注。
紐約時報集團以3000萬美元資金入股在線電臺和音頻資源網站Broadast,獲取15%的股份。
這筆生意對于很多第一眼看到的人來說,首先反應是太貴。
實際上紐約時報集團最初也是如此認為。
詳細了解過Broadast只是開站一年后就已經擁有超過300萬注冊用戶的詳情以及這家網站的未來發展前景之后,業界普遍又意識到紐約時報集團很可能占了一個大便宜。
個人電臺、有聲書籍、教育課程、在線音樂等等,稍微分析一下就明白其中蘊含的市場潛力是多么龐大。
而且,Broadast網站當天還通過伊格瑞特門戶公布了將來可能開通音頻下載服務的大致方案,無論是在音頻內容中植入廣告還是采取VIP付費策略,都意味著Broadast已經摸索出一套相當可行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