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西蒙的命令,維斯特洛雇傭軍的傷亡也超出預期,絕對優勢之下,最終依舊有126名雇傭兵陣亡,379人不同程度受傷。
如果在維斯特洛雇傭軍完成合圍后就壓迫已然崩潰的盧旺達政府軍投降,10000名盧旺達政府軍至少能活下5000人,維斯特洛雇傭軍的傷亡同樣可以減半。
西蒙卻沒有這么做。
因為他需要的就是一次毫不留情的血腥震懾,針對基加利的盧旺達政府,以及盯著這個非洲小國的無數看客。
西蒙就是想要告訴很多人。
沒錯。
當年從沃森維爾精神病院走出來的那個西蒙·維斯特洛,骨子里依舊是個瘋子。
從來沒好過。
總計505人傷亡,占據烏克蘭雇傭兵總數的六分之一,這樣的戰損已經非常嚴重。
這次維斯特洛雇傭兵中南非EO公司方面的指揮官亞當·羅維爾1992年受到安哥拉政府軍雇傭參加針對反政府武裝的軍事行動,他當時率領的EO旗下一個營300人,配合政府軍與安哥拉反對派打了三個月,直接打到擁有6萬兵力的反對派武裝首領薩拉比主動尋求和談,而羅維爾率領的那個營最終僅僅只陣亡了19人。整個EO公司在那幾個月的傷亡也只有幾百人。
南非EO公司的主要兵力來源是南部非洲幾個國家的退役白人精銳士兵,不過戰斗力其實還不如這次普遍有著超過10年以上服役經歷的前蘇聯紅軍士兵。
至于盧旺達政府軍,實力倒是與安哥拉薩拉比反政府武裝相當,都是一樣的低水準。
不過,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3000對10000,505人的傷亡不算少,卻也不多。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這次戰斗完全由烏克蘭雇傭兵單獨負責,并沒有當初EO那樣的安哥拉政府軍進行配合。
雖然直接損失了六分之一的兵力,結束第一場戰斗,維斯特洛雇傭軍卻絲毫沒有退回營地休整,將傷病和戰俘交給南非EO雇傭軍團隊,完成后勤補給后,依舊保持戰力的剩余2500名烏克蘭雇傭兵直接進軍基加利,陳兵盧旺達首都郊外。
短短半天時間,三萬正規軍被滅掉了一萬人,即使首都基加利還保留一萬兩千人的正規部隊以及另外超過一萬人的民兵,盧旺達政府還是大為震恐。一方面緊急呼吁國際社會介入,要求制止維斯特洛雇傭軍在盧旺達境內的‘暴行’,另一方面開始積極備戰,并且嘗試煽動基加利的百萬平民一起加入對抗維斯特洛雇傭軍行列。
只是兩者注定都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