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消息的維斯特洛雇傭軍更是果斷開拔,又一次在基加利北部15公里區域打下了一場摧枯拉朽的殲滅戰。
8000對2500,依舊毫無還手之力。
不僅如此,潰敗的盧旺達政府軍向北逃竄過程中還將3000名盧旺達反對派和烏干達政府軍裹挾其中,直至畢文巴城外才被反對派武裝和烏干達政府軍的聯合部隊主力攔下。
戰后結果統計,8000名盧旺達政府軍剩下不足2600人,3000名被裹挾其中的聯合部隊也只剩下1000人,至于陣亡的2000人有多少是被維斯特洛雇傭軍‘誤傷’,同樣對這支雇傭軍戰力感到膽寒的聯合部隊根本就不敢去追究,只能宣布這些士兵是在與盧旺達政府軍的作戰中身亡。
這一戰,因為沒有再封堵‘口袋’進行相對激烈的圍殲,烏克蘭雇傭軍陣亡人數降低到81人,另外有263人受傷。
不過,維斯特洛雇傭軍的12架米-24武裝直升機在這次戰斗中終于遭遇了損失,其中兩架被擊落墜毀,另外還有一架尾翼被擊中,勉強迫降后機組成員全部幸存,直升機本身卻失去了戰力。
這次損失,卻不是烏合之眾的盧旺達政府軍造成,而是來自潛藏在盧旺達政府軍當中沒來得及撤離的法軍顧問團。
戰爭結束之后,總計59人的法軍顧問團只有36人存活,所有法軍俘虜包括尸體都被維斯特洛雇傭軍第一時間秘密押回維斯特洛難民營。
同樣很清楚這件事意味著什么的反對派武裝首領保羅·卡梅加提出了異議,希望聯合部隊能夠接受這批俘虜,并且將事情公開作為法國干涉盧旺達內政造成大屠殺慘劇的證據,只是在維斯特洛雇傭軍絕對的實力面前,抗議無效。
雖然產生了一些小分歧,但在殲滅盧旺達八千政府軍之后,剩余的2100名維斯特洛雇傭軍聯合總計22000名盧旺達反對派與烏干達政府軍迅速挺近基加利,直接包圍了盧旺達首都。
4月23日,反對派聯合部隊開始進入城市對盧旺達政府軍發起攻擊,經過持續四天的激烈巷戰,4月26日,聯合部隊攻破盧旺達總統府,盧旺達代總統西奧多連帶多名政府要員被擊斃,所有殘余政府軍投降,執掌盧旺達二十年的胡圖族政權宣告覆滅。
根據最初的計劃,為了避免有關平民死傷的指責,最后一戰維斯特洛雇傭軍并沒有再參與,而是只提供了少量空中火力支援。4月26日戰事結束,維斯特洛雇傭軍果斷撤回了基伍湖畔的維斯特洛難民營。
經過緊急磋商,剛剛接管國家的盧旺達愛國陣線領導人保羅·卡梅加與維斯特洛雇傭軍共同發布了《盧旺達和平聲明》,聲明核心是維斯特洛雇傭軍此前通過廣播和傳單許下的所有諾言,新政府都將兌現。
同時,新政府同意劃撥基伍湖畔維斯特洛難民營附近的2000英畝土地作為維斯特洛雇傭軍的長期軍事基地,維斯特洛雇傭軍接下來將繼續駐扎盧旺達,協助清繳盧旺達境內的殘余胡圖族武裝勢力,直到盧旺達政局完全穩定。
同樣在維斯特洛雇傭軍高層的推動下,為了快速穩定盧旺達政局,進一步緩解國內胡圖族平民對事后清洗的擔憂,出身圖西族的盧旺達愛國陣線首領保羅·卡梅加還主動放棄了總統職位,自己只擔任副總統和國防部長,盧旺達新任總統職位由盧旺達愛國陣線內部一位出身胡圖族的高層巴斯德·比齊蒙古接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