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維斯特洛體系的政治游說活動還有著專門的合規團隊時刻進行監控,或許很多小動作都難免擦邊,但這就如同這個國家五花八門的避稅手段一樣,或許不合法,卻也不違法,基本都是大家默認游戲規則之內的灰色地帶。
之所以能讓國會很多人感受到威脅,最大的原因就是維斯特洛體系的資本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這個很多頂級富豪還只有數十億美元身家的年代,西蒙的個人總資產已經達到恐怖的2000億美元,整個維斯特洛體系則更加龐大。結果就是,其他最頂級的政治金主每年能夠拿出幾千萬美元現金支持競選就已經是很大的手筆,維斯特洛體系卻可以輕易調集數億美元資金。
意識到這件事的根本障礙,夫妻倆經過討論,最終還是還是放棄使用起訴手段解決這件事。
涉及到數百億美元資產規模的并購,真的發起訴訟,結果肯定會更加曠日持久,沒有一兩年時間別想從華盛頓那里得到結果,因此還不如耐心等待半年時間。
11月份的中期選舉之后,想想原時空中經歷1994年中期選舉整個美國政界對全國步槍協會的噤若寒蟬,只要維斯特洛體系的‘狙擊計劃’能夠完成,國會很多人都應該重新考慮得罪維斯特洛體系的后果。
長達半年時間的等待,很難確保其中不會出現變故。
西蒙夫婦與瑟曦資本團隊討論的結果是盡可能提前展開與道富銀行的合作,最大程度避免這起收購案在半年之內泡湯,算是提前為雙方的合并預熱。
當然,這半年里,該有的游說嘗試也不會停止。
雖然不盡人意,但這無疑也是整件事的最佳解決方案。
赫斯特集團方面,沉默了一周多,赫斯特家族再次主動與西蒙接觸,試圖通過談判壓低西蒙此前開出的條件。
西蒙干脆就沒有理會。
面對群情洶洶的輿論壓力,法國政府最終對逃亡巴黎的威廉·赫斯特三世下達了驅逐令,要求對方5月31日之前離開法國,這位近期不僅失去家族企業控制權,個人名下大部分資產也被凍結的赫斯特家族前掌門人在歐洲其他主要國家都不愿接納的情況下,不得不躲去摩洛哥。
公眾到底還是善忘的。
經過長達一個月時間的熱炒,多麗絲·費徹謀殺案引發的輿論風波到底還是逐漸冷卻下來。
如果只是如此,或許如同西蒙記憶中歷經竊聽丑聞的新聞集團一樣損失了一家報紙卻不傷元氣。然而,針對赫斯特集團的一系列官方調查、索賠訴訟、合作伙伴棄離等打擊行為卻沒有終止,這才是損害赫斯特集團根本的所在。
另一方面,康涅狄格州丹伯里市《新聞時報》旗下對伍德菲爾德莊園爆炸案非常‘感興趣’的兩位記者,在報紙管理層受到某些強大壓力之后,灰溜溜地悄然離開了匹茲堡,其他一些原本緊盯這次爆炸案的媒體也逐漸放棄了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