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上午主要和約瑟夫·施拉普重新擬定了關于聯邦傳媒整合禁令的游說方案。
法國維旺迪集團突然向迪斯尼公司發起收購,為了避免更多好萊塢大電影公司落入外國人之手,現在重新推動國會解除傳媒整合禁令,趕在維旺迪與迪斯尼達成收購協議之前通過并不成問題。
西蒙卻不打算這么做。
站在維斯特洛體系的立場上,西蒙更希望維旺迪收購迪斯尼能夠成功,當又一家大電影公司落入外國人之手,迫于輿論壓力,將來傳媒整合禁令解除,丹妮莉絲娛樂啟動收購電視網時的政治阻礙會小很多。
而且,如果傳媒整合禁令提前解除,出手與維旺迪競爭的很可能就是老牌三大電視網,甚至,如果恰好是西蒙屬意的大都會ABC集團,那就更加麻煩。
哪怕不是ABC,迪斯尼與NBC或者CBS強強聯合成為又一家綜合性娛樂傳媒巨頭,肯定會成為丹妮莉絲娛樂在好萊塢的強力競爭者。
西蒙并不害怕競爭,還希望恰當時機能有一家實力足夠強大的競爭對手與丹妮莉絲娛樂針鋒相對。
卻不是現在。
相比起來,放任迪斯尼被維旺迪收購,這家最近幾年發展勢頭本就因為西蒙這只大蝴蝶的影響而不盡人意的好萊塢大制片廠,只會繼續疲弱下去。
無論是好萊塢土著,還是美國政府,都不會讓試圖闖入美國娛樂產業的外來者太好過。
這一點很多從前今后的事例都已經證明。
迪斯尼如果與本土電視網合并,丹妮莉絲娛樂出手打壓,肯定會引起廣泛的輿論關注,聯邦政府也不會坐視不理。相反,如果迪斯尼成為法國企業的子公司,哪怕把這家擁有大半個世紀歷史的好萊塢大制片廠整到破產,很多人都只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想要公平競爭?
不存在的。
說到底,這就是保護主義。
因為明白這一點,維斯特洛體系的海外擴張,西蒙基本上都會與當地勢力建立緊密的利益關聯。
比如當初梅麗珊卓公司明明有機會全資收購古馳等公司,西蒙卻主動放棄。諾基亞剛剛發展起來,西蒙也主動讓這家公司在歐洲上市,以便分享利益。俄羅斯那邊,維斯特洛體系幾乎提供了全部的運作資金,卻只要求一半的利益份額,堪稱吐血大放送。
還有澳洲。
如果不是約翰斯頓家族在澳洲根深蒂固,西蒙根本不會涉足關系到澳大利亞經濟命脈的礦業資源,也不會大舉投資澳洲的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產業。因為很清楚,無根無底的情況下冒然跑去占地盤,只會碰一鼻子灰。
于是,很多維斯特洛體系的海外合作者都覺得自己占了便宜,不遺余力地利用自身在各自國家的資源人脈協助維斯特洛體系的擴張,西蒙因此收獲更多。
再看好萊塢的一干外來者。
無論是日本的索尼還是加拿大的西格拉姆,仗著財大氣粗,都選擇全盤吃下它們在好萊塢的目標,現在的維旺迪也是如此打算。
既然這些企業都成了你們外國人的全資子公司,聯邦政府的立場自然轉變。
彼得·古柏和強·彼得斯將哥倫比亞影業搞得元氣大傷,甚至給索尼造成了二十多億美元的巨額減記虧損,如果索尼是美國公司,彼得·古柏和強·彼得斯兩人必然因為涉嫌嚴重的經濟犯罪遭遇調查和指控。
結果卻是,兩人給索尼留下一個爛攤子,自己毫發無傷地拿著幾年下來積攢的數千萬美元薪酬福利享受退休生活去了。
西蒙中午在索菲亞家吃過午餐,不待午后索菲亞父母帶著兩個孩子避開,兩人就一起離開了格林尼治,乘坐直升機來到紐約東北距離250公里左右的著名旅游勝地馬薩葡萄園島。
索菲亞昨天就已經提前讓人收拾好了西蒙在這邊的一處物業。
馬薩葡萄園島是東海岸歷史悠久的旅游勝地之一,不僅大量富豪、政客和名流喜歡在這邊置業,很多美國總統都將這里當做定點度假場所,圍繞這一著名島嶼還有不少著名的新聞事件。
比如,斯皮爾伯格的成名作《大白鯊》,當初就是在馬薩葡萄園島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