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這個圈子里大放異彩的華爾街大佬,大學時期只有很少人學的是經濟金融之類,就像黑巖資產管理公司的CEO勞倫斯·芬克,對方當年在南加大讀的是政治學,阿波羅管理公司CEO利昂·布萊克,拿的是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學位,還有陳晴近期剛剛讀完那本揭露華爾街內幕的《說謊者的撲克牌》作者邁克爾·劉易斯,對方的大學專業是藝術史,然而,這家伙當年在正值鼎盛時期的所羅門兄弟公司卻混得風生水起,離職后還成為金融債暢銷書作家。
陳晴向一些人提出過這個問題,她覺得去年圣誕節期間一次公司內部派對上自己頂頭上司杰瑞德·巴克利說的很有道理,這個圈子,需要的是聰明的頭腦和努力的作為,專業知識反而是其次,因為只要你足夠聰明且努力,需要什么知識,可以一邊做一邊學。
明白了這些,陳晴就再也沒有了曾經的忐忑。
聰明和勤奮,她一樣不缺,對于新知識,哪怕不能算過目不忘,兩三遍她也能牢牢記下,勤奮這一點,她也自信能夠超出大部分人。哪怕是別人沒有告訴她而是她自己領悟出來的人脈,只是西蒙·維斯特洛這一條,她覺得就足夠完爆當下這棟大樓里的所有人。
到了約定時間,陳晴準時起身,捧著一疊資料離開了辦公室,旁邊辦公桌后的林素見她沒有喊自己,頓了下,也就沒跟上去。
無論如何,她骨子里可沒有陳晴那種強烈的野心。
剛剛還有些走神。
想象著今晚,某個家伙會不會繼續禁欲。
這樣最好。
來到利昂·布萊克的辦公室,兩人都不是閑人,將準備好的一些資料交給對方,陳晴又大概陳述了一遍這個項目以及和西蒙會面的結果。
1994年度,中國的VCD出貨量只有不到兩萬臺。
然而,只是今年一月份,隨著VCD技術的廣泛傳播,根據陳晴在中國期間得到的大概數據,這個數字就已經超過三萬臺,1995年全年預計能夠達到50萬臺以上。
而且,通過專業的市場調研,無論是陳晴還是步步高的團隊,都相信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以現階段相對比較普及的錄像機為例,截止1994年,中國全國的錄像機保有量大概為700萬臺,這就是最好的參照。
錄像機在中國的售價,最低也在3000元左右,較為昂貴的品牌則是動輒上萬。這還不算最重要的,關鍵是錄像帶,普遍20元到40元的錄像帶價格,而且還是盜版價格,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因此,很多人購置錄像機,更多是用來開辦錄像廳做生意。
即使如此,錄像機在中國的保有量也達到700萬臺之多。
再看VCD,雖然現階段中國的VCD價格還高達4000元以上,但只要市場需求提升,大批量生產之下,各類核心元器件價格肯定會迅速下降,最終將VCD做到2000元價位都不是沒有可能。
最便宜的還是VCD碟片。
相比錄像帶20元到40元的價格,VCD碟片的零售價卻只有10元不到。
當然,這是指盜版。
大家其實都清楚,這是中國的現狀,當下中國普通民眾還無法承受正版影音資源的昂貴價格,VCD的興起,必然只能依托于廉價的盜版內容產業鏈。
陳晴在給西蒙的資料中提及過這件事,她也沒有聽到自家在好萊塢有著龐大產業的老板對此有任何異議。
顯然就是默認。
相對于錄像機的絕對優勢,再加上中國經濟的增長帶動國民消費水平的快速提升,陳晴相信,VCD在中國的普及是一種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市場容量絕對會比錄像機只高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