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侏羅紀公園》乃至后來的《侏羅紀世界》,為何每一部都會出現一兩個青少年角色,哪怕讓人覺得有些突兀都不會缺席,關鍵就在于,孩子是這個系列周邊產品的主要消費者。
想要孩子們花錢,電影中自然要給他們留一些可以產生共鳴的角色。
《侏羅紀公園》的定位就是標準的商業娛樂大片,哪怕是西蒙也不會違反這種潛在規則。
大銀幕上,各方小小博弈一番,蘭特瑞家三姐弟到底還是留了下來。
緊接著就是一部標準的高概念電影劇情。
首部曲的高概念思路可以總結為哈蒙德博士邀請一群專家親臨審核侏羅紀公園項目的可行性。
第二部的故事,同樣也能夠簡單總結為格蘭特夫婦與蘭特瑞家三人組一起對抗恐龍島偷獵者。
高概念才是王道。
對于商業電影來說,可以增加細節,可以植入廣告,但無論如何,最最重要的就是給觀眾一個簡單流暢的完整故事,回顧好萊塢電影史,很多現象級的商業大片,核心故事脈絡都非常簡單,就像《終結者》,就像《外星人ET》,就像《獨力日》,等等等等,這些影片,觀眾只要看過,閉上眼睛稍微一回想,即使很多細節理所當然地遺忘,還是能輕松梳理出大致劇情。
這就是高概念。
蘭特瑞三姐弟進駐恐龍島,表面上非常乖巧,只是熊孩子本性很快暴露,當天晚上就偷偷跑出工作人員居住的安全區,想要觀看傳說中的霸王龍。
劇情在這里用了一個先抑后揚的設定。
拐騙了擁有5歲孩子智商的三角龍托比當坐騎深入恐龍島內部的三個熊孩子這次不但沒有闖禍,還意外發現了伯克遜集團收購恐龍島無果后開始悄悄派人上島偷獵恐龍的陰謀。
這段劇情充滿了孩子們與三角龍托比相處時的小意外和小歡樂,最后的一場追逐大戰更是精彩刺激。
不過,三個孩子雖然順利逃脫,三角龍托比卻被偷獵者用麻醉槍擊中,陷入牢籠。
滿身狼狽的三個熊孩子返回格蘭特夫婦居所,格蘭特博士最初非常生氣,聽聞事情的真相,最終與孩子們聯合一起拯救被偷獵者拘捕即將被運出恐龍島的恐龍們。
另外一邊,伯克遜集團的偷獵者意外找到了三顆霸王龍的龍蛋,進而引出了第一部的真正‘主角’。
同時,第一集中人氣頗高的迅猛龍也先后亮相,給伯克遜集團的偷獵者團隊帶來了嚴重傷亡。
兩個小時的影片,毫無尿點的精彩劇情不知不覺已經將觀眾帶到了故事最后。
偷獵者與恐龍大軍的決戰,邁克爾·貝再次將自己擅長的電影風格運用的淋漓盡致,三角龍托比意外召喚了島上的三角龍大軍,其他恐龍為了尋回自己的幼崽或者龍蛋也紛紛聚集,將偷偷設置在恐龍島另一側的偷獵者基地拆成了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