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劇變易主之前,日常工作中展現出來的深厚資源人脈和新媒體運營部門的成功已經讓格蕾絲在公司內部擁有相當的聲望,否則約翰·卡薩布蘭卡也不會因為地位受到威脅而翻臉,再加上西蒙·維斯特洛這次親自出面,格蕾絲對Elite的接管非常順利。
西蒙去年透露出讓她執掌Elite的心思,絲毫不懷疑男人擁有推她上位能力的格蕾絲私下里已經不止一次考慮這件事,送西蒙去樓上休息,隨后的一個小時,格蕾絲根據此前的一些考慮有條不紊地開始對Elite進行調整。
首先是一系列職務架構調整。
因為是非上市的私營企業,并沒有設置CEO職銜,格蕾絲當仁不讓地親自擔任Elite公司總裁,這次是整個精英模特經紀公司(EliteModelsManagement)的掌門人,統領這家模特經紀巨頭位于全球范圍內的所有子公司。
Elite此前還有董事會,得到西蒙的許可,格蕾絲當場宣布解散這一部門,管理層將來只會直接向股東匯報,主要是阿波羅管理公司。
其實只是向西蒙一個人負責。
之所以通過阿波羅管理公司持有Elite的55%股份,主要是為了避免利益沖突。
美國各行各業都有著避免利益沖突的法律規定。
從針對政府雇員的《道德改革法》到面向企業的《勞資關系法》再到具體限定某一領域諸如律師行業的《職業行為示范規則》,都在進行著避免職業主體同時代表兩方利益而在實際操作中偏向一方給另外一方帶來損失的法律限制。
好萊塢的人才代理公司不能直接涉足制片業務,就是受到聯邦和加州相關利益沖突法規的限制。
不過,大部分法律在執行過程中都存在很大程度的操作余地。
就像邁克爾·奧維茨創造的項目打包機制,其實就是在變相繞過經紀公司不能涉足制片業務的法律規定以便獲取更多利益。
模特經紀行業在利益沖突法規方面的限制非常寬松。
就像某個金毛地產商,曾經的歷史上就是即擁有模特經紀公司,又擁有電視制作公司,還直接涉足時尚領域。較真起來,這三個領域都是相互沖突的,只是稍微使用一些托管掛靠之類的商業手法就能繞過,至少表面上無可指摘。
對于Elite,西蒙也是這種策略。
親自執掌Elite,宣布解散董事會,格蕾絲又毫不客氣地撤掉了曾經是約翰·卡薩布蘭卡心腹的Elite美國分公司總裁,換上平日與自己交好的一位高管。同時還當場任命與卡薩布蘭卡翻臉之前就在推動的Elite廣告策劃部門負責人。
格蕾絲對這一部門進行了微調,改名為商業策劃部門。
看似一個單詞的變動,其實意味著這一部門涉及的領域將不僅是廣告策劃,還會有類似于Elite最近幾年一直在舉辦的模特大賽等方面的活動策劃。
這也是在變相收繳權力,將這些年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世界精英模特大賽舉辦權直接掌握在手中。
廣告、競賽領域之外,這一部門將來還會涉足電視節目制作、時尚活動策劃等方面,格蕾絲最初只是想要從廣告業務開始,現在既然已經掌握Elite,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改革。
這其實也是在模仿人才代理行業的另外一家巨頭IMG(國際管理公司,InternationalManagementGroup)。
擁有泰格·伍茲等體育大咖的IMG主要業務集中在體育領域,這些年也開始涉足模特經紀行業,以代理高端客戶為主,因此相關方面規模還遠不如Elite。不過,相比Elite空有規模而業務單一不思進取的狀態,IMG這些年卻一直在不斷嘗試突破自己人才代理的核心業務,當下已經將自身品牌拓展到策劃咨詢、體育培訓、電視制作等各個方面。
因為這種多元化運營策略的巨大成功,IMG不僅擺脫了對人才代理業務的依賴,反而讓更多大咖反過來依賴于IMG的資源渠道,同時造就了IMG遠超Elite的龐大規模。
最重要的一點,IMG還獲得了在體育領域的話語權。
就像好萊塢的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