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按照大部分并購案的規律,發起收購一方的股價在消息宣布后往往會出現下跌,甚至是暴跌,就像曾經的美國在線并購時代華納,雙方達成協議后一個月,發起收購的美國在線股價就暴跌了超過20%。
然而,從6月19日丹妮莉絲與大都會ABC宣布達成并購協議到9月27日下午收盤,三個多月時間,丹妮莉絲娛樂集團股價整體漲幅卻是達到10.1%,市值足足增加了159億美元,這已經相當于大半個大都會ABC集團的市值。
既然已經達成協議,除非交易取消,否則,雙方合并時肯定要按照最初的協議進行支付結算。
9月27日周三收盤時大都會ABC集團179.75美元的股價,相對于172美元的協議價格,漲幅其實只有4.7%。對比起來,丹妮莉絲娛樂最近幾個月的股價漲幅卻是10.1%。
當初并購協議中規定大都會ABC集團股東可以自由選擇股票和現金的支付比例,這樣計算,哪怕是按照179.75美元的入手價格,全部兌換成丹妮莉絲娛樂股票,理論上也會由超過5%的賬面收益。
這當然只是理論上。
關鍵還要看兩家公司正式完成合并之后的股價走勢,不過,看情況,顯然沒有多少人對合并后的全新丹妮莉絲娛樂集團股價持看衰態度,《美國偶像》收視數據出爐后,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合并之后的丹妮莉絲娛樂集團股價至少還有50%的上升空間,總市值甚至有望沖擊3000億美元。
如果預測成真,這次合并,兌換更多股票顯然是最明智的選擇。
就連人在奧馬哈的沃倫·巴菲特都特意打電話索要《美國偶像》的詳細收視數據和預期收益資料,這位在西蒙記憶中曾經公開宣傳不相信商業奇跡的老派投資人明顯也在慎重考慮是否改變既定的一半股票一半現金的兌換策略。
因為拒絕投資科技股,巴菲特最近幾年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上半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甚至在美國股市一路上揚的情況下出現了下跌,還是因為丹妮莉絲與大都會ABC合并案的宣布,才讓作為大都會ABC集團大股東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止住了頹勢。
這一次,如果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兌換更多股票,巴菲特卻堅持現金股票各半,很難說會不會再次引起投資人的不滿,進而導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再次一路下滑。
沃倫·巴菲特看不上科技股,因為新科技企業普遍處在燒錢階段,完全看不到明朗的盈利前景和巴菲特最在意的現金流。
丹妮莉絲娛樂卻不同。
即使股價偏高,丹妮莉絲旗下的電影、電視、游戲乃至音樂等業務為這家公司貢獻的營收和利潤卻都非常豐厚,而且在企業本身已經是行業巨無霸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著高速增長。因為普遍采取了長線系列的制作策略,相比其他傳媒娛樂巨頭碰運氣式的投資,丹妮莉絲娛樂旗下業務的穩定性也非常強,不會出現忽高忽低忽而盈利忽而虧損的波動狀況,這些都符合巴菲特的投資標準。
唯一的缺點就是巴菲特很難接受丹妮莉絲娛樂已經超出他心理價位的過高股價。
現在,即使依舊難以接受,巴菲特還是不得不考慮違背一下自己的意愿做出一個更加順應市場的選擇。
普通觀眾對于兩家公司的股價上漲更多只會是一些感慨,他們更關心的,還是《美國偶像》開播第一期就許諾送出的5000臺iPlayer播放器。
周三上午的媒體評論中,很多人也覺得,《美國偶像》的成功,與這次大規模的抽獎送禮密不可分。其他一些贈送禮品的電視節目,往往只是象征性地贈送十個八個,《美國偶像》這樣一期就要送出5000份禮品的,根本就沒有。
因為這種事太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