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屠城的故事實在是太有名了,因此無論是中文的特洛伊還是英文的Troy亦或其他語言發音,只要說出這個詞匯,人們基本上都會聯想到相應事件,以及這個詞匯的引申含義。
西蒙最近擬定的特洛伊計劃,顧名思義,依舊是關于入侵和滲透。
這主要是受到上次一起用餐時詹姆斯說起要讓菲利普·雷布爾德去美國財政部歷練的啟發。
誰在控制美國?
這一直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拋開各種無聊的陰謀論,美國實際上就是由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控制。
美國的精英階層遠遠不只是普通人慣常認知當中的富人,雖然能夠被劃為精英階層的都不會太窮,但準確來說這一階層應該是把控了這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精英群體。
維斯特洛體系已經在美國的經濟和文化兩方面擁有很強的影響力,對于政治和軍事,相對來說影響力還比較薄弱,恰恰這兩方面對于維斯特洛體系涉及的領域有著很強的壓制性。
想要彌補這方面短板,絕對不止是通過支持競選拉攏一批國會議員就能解決。
其他不說,詹姆斯對菲利普的安排,就讓西蒙意識到他忽略了美國一個很重要的非競選官員階層,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美國總統內閣。
這些分布在美國首都和地方的龐大官員階層同樣擁有著影響美國方方面面政策的龐大權力,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更重要的一點,因為是由白宮或國會等部門直接任命,并非競選得來,相對來說,這些職位獲得更加容易、輿論關注度更低、任期不受限制,甚至是世襲都沒問題。
當然也有缺點。
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上司撤換,這就是很多人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美國某某部門官員因為某某事件被辭退或者主動辭職之類的新聞。
不過,只要自身實力或者背后靠山足夠強大,這種缺點也并不算缺點。
大不了歇一段時間,換一個部門重新起復就是。
美國的很多老牌政客都是如此狀態。
恰好還可以利用賦閑時間進入私企部門兌現一下為幕后金主服務這么多年積累的紅利。
就像老布什下臺后根本沒什么企業管理經驗的理查德·切尼鬼使神差地成為能源企業哈里伯頓公司的CEO,最近幾年這家公司被搞得烏煙瘴氣,切尼卻是舒舒服服地每年拿著上千萬美元的年薪。
維斯特洛體系已經在嘗試入股的醫藥初創企業吉利德公司,幕后某位董事也是同樣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