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上半年,伊格瑞特兩個季度的合計營收達到139.1億美元,相比去年的前兩個季度,同比增長達到61%,明顯超過業界50%左右的預期。
不僅如此,因為伊格瑞特很多業務的毛利實在很高,再加上整個新科技產業都在近乎無節制地燒錢,即使將更多收入都用來發展業務,伊格瑞特上半年的凈利率還是突破了10%,最終達到11.9%,凈利潤為驚人的16.55億美元。
半年營收139.1億美元,凈利潤16.55億美元,說起來,這幾乎是西蒙記憶中很多互聯網巨頭在10年之后才能達到的營收體量。更不要說原時空中的1996年,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甚至都還沒有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不過,這份業績卻是實實在在。
美國互聯網產業的大環境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具備,西蒙以自己的前瞻性眼光,不僅提前了至少五年時間以整個維斯特洛體系的力量全力推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而且,一出手就直接推出了一連串成熟的商業模式。
除此之外,伊格瑞特還擁有當下具備壟斷優勢的互聯網基礎工具軟件等業務,這等于是沃倫·巴菲特看中的那種沒有競爭對手可以自由定價的收費橋梁。
互聯網基礎工具軟件、網絡門戶、搜索引擎、云計算、電子商務、軟件商店、游戲商城等等業務,即使依舊都處在發展的相對初期階段,但此時的伊格瑞特,幾乎就等于后來各大網絡巨頭的一個集合體。
總而言之,相比此時很多還只是在‘講故事’的新科技企業,伊格瑞特已經將所有潛在競爭對手都遠遠甩開。
用一句比較俗套的話來說,伊格瑞特現在的敵人,就只是它自己。
而且,按照西蒙的潛在規劃,將來這家公司必然走向拆分,一旦拆分,也將是一場遠比當初AT-T被肢解還要來得轟轟烈烈的超級行業地震,畢竟當初的AT-T,即使是超級行業巨無霸,拆分時的市值也不足千億級別。
伊格瑞特,注定將是一個萬億美元市值級別的超級巨無霸。
無論如何,7月15日這一天,伊格瑞特超出預期的營收和凈利數據,直接帶動了這家公司的股價再次大幅上揚。
只是周一這一個交易日,伊格瑞特股價單日漲幅就達到了3.6%,堪堪超過3%的漲幅放在其他企業身上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別忘了,這可是此前就已經接近4000億美元規模的伊格瑞特。
憑借3.6%的股價漲幅,這家新興互聯網企業巨無霸市值一舉沖破了4000億美元關口,當天下午收盤時,伊格瑞特市值已經高達4103億美元。
只是一天,所有伊格瑞特股東持有的股票總價值就因為這3.6%的漲幅而正值了147億美元。
相比伊格瑞特4000億美元的體量,147億美元的市值增長似乎已經微不足道,但,只是這147億美元,依舊要超過美國股市此時90%以上企業的市值數據。只能說,伊格瑞特的市值已經太高,高到讓人麻木。
就像后來,美股的五大科技巨頭FAANG,動輒千億萬億,實際卻還有太多企業徘徊在百億美元區間,對于五大科技股巨頭只能抬頭仰望。
伊格瑞特領跑,同樣是周一這天,思科、美國在線、微軟、英特爾、汀科拜爾、甲骨文等等公司,股價紛紛出現上揚。其實也是因為近期是年中財報密集發布的時間段,甚至一些分析師認為,7月份結束,納斯達克指數或許就要沖上5000點。
5000點,這可是西蒙記憶中2000年左右才算達到的巔峰。
如果真在7月份就突破,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在11月份美國大選之前導致新科技泡沫無以為繼而走向破滅。
實際卻并非如此。
伊格瑞特的業績實實在在超出了預期,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有人歡喜,就有人愁,伊格瑞特的業績亮眼,并不意味著其他新科技公司的業績也同樣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