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科什科兄弟和尤里·亞古舍夫斯基兩人被帶到這座俱樂部內的最大一個包廂,才發現羅夫諾幫的好幾位大佬都在這邊。
除了兄弟倆的父親弗拉基米爾·科爾科什科,還有羅夫諾州州長安德烈·斯米爾諾夫、奧爾德克公司掌門人謝爾蓋·科莫羅夫、里夫尼傳媒公司掌門人謝爾蓋·科莫羅夫等等,乃至度假村這邊的安德烈·沃德米爾卡和亞歷山大·納吉耶夫兩位負責人都只能敬陪末座。
此外,這些大佬們身邊都坐著一兩個姿容俏麗風格各異的女孩。
包廂內燈光迷離閃爍,空氣中的煙草、烈酒和香水等味道相互混雜,對于不習慣這種場合的人來說絕對一言難盡,一個已然喝紅了臉膛的中年人還正摟著一個女孩拿著話筒在包廂一側的小舞臺上陶醉地大聲唱歌。
蘇聯時期的一首革命歌曲。
四人進門后簡單招呼,暫時坐下,等那紅臉膛的中年人唱完一首歌,大家才相互寒暄介紹,原來羅夫諾幫一眾大佬這次招待的是來自羅夫諾州西側沃倫州的幾位州政府高層,剛剛唱歌的正是沃倫州的州長伊利亞·切爾普琴科。
雖然依舊不算完全走上正途,科爾科什科兄弟倆倒是知道沃倫州幾位政府高層來到羅夫諾州的原因,為了電力輸送合作的事情。
相比烏克蘭其他依舊在崩潰泥淖中掙扎的地區,羅夫諾州的發展實在太快,而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從來都離不開強大且全面的基礎設施支撐,就像中國那句不知何時流傳起來直接切中本質的‘要想富、先修路’一樣,建筑、交通、能源、水利、電信等等缺一不可。
現在的羅夫諾州,憑借維斯特洛體系不遺余力的支持,各項產業發展都極為迅速,一座座工廠在里夫尼乃至羅夫諾各地拔地而起,其他方面暫時還能支撐,唯獨能源方面,特別是電力供應,成為制約地區發展的最大短板。
其實這個問題去年就已經被大家料到,因此引入資金開始建造羅夫諾核電站的四號機組,只是新機組要到明年才能啟用,而無論是羅夫諾核電站還是原有的活力發電系統,對羅夫諾州的電力供應都達到了極限,以至于為了確保工業用電,州內很多地區,乃至首府羅夫諾城區,都經常性地停電。
考慮到羅夫諾州未來的發展前景,羅夫諾核電站四號機組建造的同時,一座計劃功率2000兆瓦每年可提供100億度電力的火電廠也已經開始規劃,只是,如同核電站新機組一樣,火電廠也不可能短時間落成,只能暫時從周邊其他州引入電力資源。
這對于各方都是一件好事。
因為蘇聯解體之前,烏克蘭地區的年發電量能夠達到2900億度,電力資源并不匱乏。隨著解體后經濟陷入崩潰,除了幾座運行穩定的核電站,各州各地的火力電廠發電量都大幅萎縮,待到兩年前,已經暴跌到1700億度,跌幅超過40%。
發電量下跌,當年的電力基礎設施還在,特別是火力發電廠,只要資金到位,又有需求,可以重新進入滿負荷運轉,短時間內大幅提升發電量。
主要問題還是資金。
畢竟不同于只要建成后就可以相對低成本穩定運行數十年的核電站,火電廠發電需要大量燃煤,煤炭是需要花錢買的,另外,想要從其他州引入電力,電網線路也需要進行改造,這同樣涉及到資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