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
這可謂《黑色大麗花》失敗的最直接原因,
只要是看過《洛城機密》,再看《黑色大麗花》,瞎子都能感受到制片方想要創造第二部《洛城機密》的野心,無論是角色搭配還是故事架構,模仿《洛城機密》的痕跡都實在太重。
于是弄巧成拙。
觀眾希望看到的是伊麗莎白·肖特,是黑色大麗花謀殺案,結果影片中的黑色大麗花案件幾乎淪為故事背景,反而將敘事重點反復放在了兩對男女主角的各種雞毛蒜皮上,不失敗才見了鬼。
至于為何會是這種局面,深究起來,《黑色大麗花》最初確定的導演是大衛·芬奇,劇本都已經搞定,結果芬奇想拍成一部三小時的黑白片,制片方一聽就完蛋,于是芬奇退出,兜兜轉轉落到了因為2000年《火星任務》票房失敗好幾年都沒能走出低谷的帕爾瑪手中。
已經空閑了好幾年的帕爾瑪想接這個活計,只能順著制片方的心思。
結果可想而知。
再說《洛城機密》。
原版的《洛城機密》如何,當然很出色,只是一個完美糅合了三男主架構的劇本,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項就實至名歸。
只是影片整體終究有些中規中矩。
就像一道四平八穩的大菜,整體水準不低,就只是缺少某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因此,西蒙放棄原版導演柯蒂斯·漢森,選擇布萊恩·德·帕爾瑪,除了當年從《羅拉快跑》時代帕爾瑪幫助自己積累下來的情誼,還有就是希望這部影片能再上一個臺階,在原有版本基礎上,多一些帕爾瑪風格的亮色。
考慮著這些,西蒙坐下后,接過安置好約翰遜姐妹很快趕過來的A女郎遞上的一份文件夾,一邊看著女助理給其他幾人分發文件,一邊問帕爾瑪道:“所以,布萊恩,《洛城機密》的劇本,你覺得怎么樣?”
“非常精彩,坦白說,西蒙,我有點擔心自己能不能掌控這個項目。我大致數過,整個劇本,只是有臺詞的角色就超過80個,另外,不算室內,外景也超過60處,這對于拍攝和剪輯都是很大的考驗。我嘗試過想要精簡,卻發現沒有任何多余的地方。西蒙,這肯定不是那位署名布萊恩·海爾格蘭德的編劇能夠完成,我覺得只有你親自來寫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對嗎?”
西蒙笑著搖頭:“我現在可沒有那么多時間親自完成一個劇本,主要是艾羅瑞的小說足夠出色,不過,大綱確實是我提供的,另外還讓海爾格蘭德反復重寫修改過好幾次,才達到現在的水準。”
“我已經看過小說了,”布萊恩·德·帕爾瑪說著,頓了頓倒是沒有繼續,身旁這年輕人的才華,他十年前就已經領教過,沒必要過多感慨,轉而繼續正題:“西蒙,在我看來,這個劇本就是一出精彩的洛杉磯四五十年代浮世繪,因為場景角色眾多,主角的選擇至關重要,如果他們的演技、氣質等方面撐不起這個故事,最后影片會非常平庸。不過,如果挑最好的演員,西蒙,你知道,成本會非常高昂。”
“既然你同意擔任導演,我們今天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西蒙說著,朝琳達·瓦格斯示意了下:“我已經讓琳達提前一段時間開始準備了。”
剛剛坐下沒一會兒的琳達·瓦格斯見老板朝自己示意,起身走過去打開投影儀,并沒有再返回,而是就近坐在放置著一臺筆記本電腦的操作臺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