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是考慮到了其中的法律風險,最終那篇指責互聯網產業是龐氏騙局的文章并沒有直接點名,而是列舉了一系列詳細數據。即使如此,明眼人還是能一眼明白文章中所說‘行業巨頭’到底是指哪一家公司。
諸多空頭資本和梅隆家族的勢力終究不容小覷,全美各地大批媒體統一發力,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哪怕維斯特洛體系及時做出了諸多應對,1月27日周一當天開盤,納指還是出現了下挫,首當其沖的伊格瑞特公司,開盤一小時內最深跌幅達到1.3%,賬面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最終,周一當天,納斯達克指數截止收盤下跌69點,跌幅達到1.1%。作為龍頭股的伊格瑞特公司,股價單日跌幅也達到0.7%,市值從上周五的7519億美元高位回落到7466億美元,其他諸如思科、美國在線、微軟等公司,股價同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即使沒有達到預期,這樣一個‘開門紅’,也讓某些人頗為振奮。
于是,當天晚上,后招再出。
與梅隆家族關系緊密的西屋電氣控制下的CBS電視臺晚間新聞節目,一位美國司法部前共和黨籍政府官員接受采訪時強烈抨擊克林頓政府對伊格瑞特反壟斷調查的拖延與敷衍,呼吁聯邦國會和美國各州應該聯合起來,一起向白宮施壓,肢解伊格瑞特這頭阻礙新科技行業發展的‘壟斷巨獸’。
不僅如此,第二天上午,大批地方紙媒和社交網絡平臺再次出現一些在美國頗具影響力的政府高官或公眾人物同時呼吁美聯儲加息,以便控制愈演愈烈的聯邦經濟過熱,特別是促進互聯網等泡沫嚴重的新科技產業轉向良性發展軌道。
無論是針對伊格瑞特這家納斯達克市值第一龍頭企業的攻擊,還是呼吁美聯儲加息,相比周一堪稱‘開胃菜’的那篇文章,都堪稱直擊要害。
周二,納指再次大跌。
相比周一,納指在周二的單日跌幅擴大到1.6%,伊格瑞特的股價也從前一日的0.7%跌幅擴大到當天的2.1%,單日市值蒸發超過150億美元。
山雨欲來。
連續兩天的利空,雖說還沒有引發大規模拋售狂潮,不過,任誰也都清楚,這樣持續下去,結果只會是崩潰。于是,以維斯特洛體系為首的科技股勢力也做出了最果斷的實際性反擊。
周二晚間,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接受ABC晚間新聞的采訪,親自表態,為了維持美國經濟目前的繁榮狀態,短期內,美聯儲沒有任何加息計劃。
然后是周三。
伴隨著各大門戶以及東西海岸主要報紙關于伊格瑞特通過廣告、軟件等盈利業務巨額補貼電子商務,以過去一年高達17億美元的巨額虧損在伊格瑞特內外為聯邦創造了至少10萬長期工作崗位的宣傳文章,上午的白宮記者會上,面對記者的提問,白宮發言人當眾做出表態,考慮到伊格瑞特諸多業務之間的嚴密關聯性以及為聯邦創造的大量就業機會,司法部將慎重考慮對伊格瑞特的拆分方案,只會督促伊格瑞特針對某些有損小企業和消費者的市場策略進行改進。
白宮做出表態之后,同一天,伊格瑞特幾乎是同時做出應對。
西海岸的當天上午,伊格瑞特在舊金山的總部園區與IBM、微軟、惠普等各家同樣提供數據中心服務的科技企業公開簽署了一份技術授權與兼容共享合作協議,重點是增加伊格瑞特的互聯網基礎工具軟件與其他數據中心平臺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