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第四名的《兩桿大煙槍》?上映第四周再次進賬537萬美元,累計票房達到2496萬美元。
第五名的諾蘭《追隨》?同樣第四周?進賬426萬美元?累計票房2064萬美元。
這些日子,《兩桿大煙槍》和《追隨》兩部看似不起眼的小片子越來越受到各方關注,主要是因為,根據目前的票房走勢估算,兩部電影,只是全球范圍內的院線發行階段,預計就能為丹妮莉絲娛樂帶來不低于3000萬美元的凈收益。
兩部就是6000萬。
這還不算后續的錄像帶和電視播放進賬。
這樣的利潤規模,好萊塢大部分重磅炸彈電影在院線階段都不一定能拿到,因此實在讓其他制片廠高層有種想要抓狂的感覺。
榜單前五名丹妮莉絲娛樂占據前三的情況下,再往后,值得一提的還有《心靈捕手》。
剛剛結束第13周的放映,《心靈捕手》以335萬美元的單周進賬,將影片本土總票房推向1.5億美元高位,達到1億5251萬美元。相比《兩桿大煙槍》和《追隨》兩部小片子,制作預算只有1000萬美元的《心靈捕手》,利潤率顯然更讓人抓狂。
這也是好萊塢圈子里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一件事。
明明重磅炸彈時代已經到來,丹妮莉絲娛樂也制作了這個年代最多的一批重磅炸彈,但,這家公司,在一系列超級賣座的重磅炸彈之外,偏偏還總是能夠以小博大,一部又一部地推出各種票房黑馬。
如同開掛。
不過,事實就是,擁有先知優勢的某人確實屬于開了掛的那種。
另一方面,一系列賣座影片也讓這些項目的幕后主創紛紛走紅,近期蓋·里奇和克里斯托弗·諾蘭都成為好萊塢制片廠密切接觸的對象,西蒙看到艾米特意為這件事寫給自己的一封電子郵件,卻沒有太大反應。
好萊塢新晉電影人往往都有著一個‘二年級效應’,就是一片爆紅之后,通常下一部影片都會走向失敗,甚至徹底曇花一現。
再說蓋·里奇和諾蘭兩人,都是首部長片,以《兩桿大煙槍》和《追隨》的成功,兩人第二部電影沒有兩三千萬美元的預算,很難拿得下來,再加上制片廠會習慣性對剛剛成名的電影人頗多遷就甚至放任,很難說兩人的第二部影片會是如何。
西蒙不會因此就不與自己看中的這兩位合作,只是絕對不會盲目地為了爭奪他們而不惜成本。
當然,依舊還是因為丹妮莉絲娛樂底氣太足,不缺項目,因此不需要像其他制片廠那樣各種遷就。
否則的話,就如同曾經的派拉蒙,為了《變形金剛》系列,幾乎把爆炸貝供起來,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結果導致《變形金剛》系列徹底爛掉。再就是諾蘭,華納也是供起來,隨便造,隨便玩,結果就放飛出了《信條》,甚至連怎么發行也得看導演的態度,結果可想而知。
丹妮莉絲娛樂此時的強勢一如原時空中巔峰時期的迪斯尼,哪怕拍攝了兩部《復仇者聯盟》,只要理念不合,喬斯·韋登說走人還是走人。然后就是華納也立刻把‘尾燈’同學拱了起來,三億美元投資的《正義聯盟》想怎么造就怎么造。
結果又是一樁慘案。
來到紐約,除了陪同懷孕的女人們,這次還有另外一件事。
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凱雷集團在與卡特彼勒的競購中順利拿下了英國的鉑金斯發動機公司,最終敲定的價格為14.25億美元,主要是因為美國第一大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參與競購的緣故,相比最初13億美元左右的預算,成交價格高出了一億美元。
另外一邊,凱雷與中國的徐工集團也已經談妥了收購協議,初期的三家目標,徐工、三一和柳工,只有最后一個因為西蒙最后確定還處在洽談階段。
現在,拿下了鉑金斯發動機公司,維斯特洛體系在中國工程機械領域的布局也可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