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主打的三款電子產品累計出貨量超過9000萬,算是根本的話,最有趣的一點卻是,汀科拜爾旗下出貨量最多的產品,卻不是iCam、iPlayer或iRe其中的任何一個,而是隨著USB接口的普及以及閃存芯片容量不斷提升價格持續下跌之后的一款周邊產品,iDisk。
搶先所有廠商拿下專利的這款原時空中原理非常簡單的U盤產品,1996年的累計出貨量,達到驚人的6370萬片。
這就很有點類似后來蘋果悄無聲息就一年賣了一百多億美元大發其財的Airpods無線耳機。
即使均價降到了30美元以內,iDisk系列,在1996年度,也給汀科拜爾帶來了超過10億美元的營收。
另外,汀科拜爾去年秋季才推出的桌面攝像頭周邊iVid,短短半年時間,出貨量也飛快突破千萬,達到1360萬。
同樣有趣的還有用于適配沒有USB接口老式PC的轉接配件iLink。
因為USB接口專利的開放共享,這款周邊更沒有什么壟斷可言,無數廠商都在生產,滿大街都是,汀科拜爾依舊賣出了2760萬件。
綜合所有,即使不算去年年底買下破船也有三千釘營收依舊接近百億美元的蘋果公司,汀科拜爾1996年度的全年營收也達到293億美元,相對1995年度的126億美元營收,同比再次暴漲132%,距離維斯特洛體系內又一個300億美元營收巨無霸只剩一步之遙。
同時,汀科拜爾1996年的凈利潤也達到35億美元。
雖然無法與丹妮莉絲娛樂超過50億美元的年凈利相比,但也進入1996年美國企業利潤排名前十行列,而且,這還是因為汀科拜爾依舊處在企業發展初期需要大筆投入的前提下。否則,只是憑借iCam和iPlayer在電子配件均價越來越低情況下不斷提升的毛利率,汀科拜爾將凈利潤率做到15%以上輕而易舉。
望著大銀幕上汀科拜爾過往三年如同向上仰沖的過山車一般的營收和利潤柱形圖,伊格瑞特員工活動中心數千名嘉賓某些瞬間都產生了一種不真實感。
某種汀科拜爾或許才應該是維斯特洛體系市值最高公司的錯覺。
因為即使汀科拜爾旗下的每一款產品都不算壟斷,但就是給人一種讓消費者趨之若鶩的暢銷感。
這大概就是品牌效應。
而直到現在,讓人幾乎要忽略的一點是,這家公司成立才只有五年時間。
某些旁觀者思量之下,也再次領悟,汀科拜爾的奇跡,準確來說,是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時間里,做出了一系列正確的產品。恰到好處的時間,是互聯網產業的迅速崛起。正確的產品,則是互聯網產業急需的硬件周邊。
這一點,只看舞臺上業績回顧之后,作為嘉賓的一系列網站負責人緊接著對汀科拜爾密切合作的Instgram、YouTube等網站以及自家網絡銷售平臺Broadast的再次推介就一目了然。
雖說汀科拜爾的核心是電子產品?但這家企業基本上也可以定位為一家新科技范疇的互聯網公司。
或許?很多競爭對手都忽略或者弱化了汀科拜爾的這一基因,才導致自家的同類產品無法與汀科拜爾競爭?就像索尼?無論是消費級數碼相機還是數字音樂播放器,都已經推出?卻都沒有引發太多波瀾。
因為索尼依舊秉持著老牌電子廠商的觀念,并沒有太多主動去擁抱互聯網?甚至?因為自家的唱片公司利益受到互聯網盜版的嚴重沖擊,還表現出明顯抗拒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態度。
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舞臺上。
作為發布會前期預熱的網站推介,小高潮大概要算是對視頻直播網站Twith的介紹。
這是一家伊格瑞特和汀科拜爾共同孵化的視頻直播網站,脫胎于YouTube的直播功能?隨著去年秋季iVid攝像頭產品的推出一起上線?名字還是西蒙直接拿來了記憶中的歐美流行直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