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珊卓派對。
沒有任何強制,當然可以不去。只是,這樣一次很有希望與某個年輕大亨當面接觸的機會,如果錯過,就只能再等一年。相對而言,如果其他人在西蒙·維斯特洛面前露一下臉,攀談一番,能留下印象,或許再有合適機會時就能被優先想起。
依舊是此消彼長。
頒獎典禮結束后大批賓客開始趕往日落塔酒店時,西蒙正在酒店頂層酒吧的露臺上與喬納森·弗里德曼等一些人聊天。
同樣提前趕來派對,喬納森這次主要是為了讓近期剛剛簽在旗下的喬治·米勒和西蒙聯絡一下感情。
這位開創了《瘋狂的麥克斯》系列的澳洲導演最近幾年職業生涯堪稱坎坷,或者說,曾經時間線上這位實力過硬各種題材都能駕馭并取得成功的澳洲導演,一直都挺坎坷,比如喬治·米勒版《正義聯盟》,籌備許久,卻在臨近開拍時夭折。比如神作《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心心念念了二十年,歷經波折,才得以搬上大銀幕。
喬治·米勒的壞運氣,似乎從這些年就已經開始。
進入九十年代,米勒唯一擔任導演的影片,只有一部1992年的《再生之旅》,影片由尼克·諾特和蘇珊·薩蘭登主演,講述一對夫婦為了挽救被醫學界認定患有某種絕癥的兒子而歷盡艱辛,最終取得成功的故事。
影片由真實案例改編,3000萬美元成本,可惜票房并不成功。
再然后,喬治·米勒得到華納首肯,開始籌備《瘋狂的麥克斯》第四部。
可惜這些年來一直沒有結果。
因為當喬治·米勒終于拿出完整的方案,恰好遇到了同為廢土題材的《未來水世界》票房失敗,再加上米勒構思的第四部預算太高,遭到華納否決。
結果,從1992年到1997年,喬治·米勒只在1995年編劇并監制了一部奇幻喜劇《小豬寶貝》,影片改編自英國家迪克·金·史密斯的一部動物題材。
這同樣是一個在米勒腦海中醞釀了超過十年的項目,當時因為正在籌備《瘋狂的麥克斯4》,米勒將導演職位讓給了另外一位澳洲同行,最終3000萬美元的成本,雖然北美票房不算太出色,只有6000萬出頭,海外卻是大賣1.9億,全球票房進賬高達2.5億美元,大獲成功。
《小豬寶貝》之后,華納依舊沒有對《瘋狂的麥克斯4》放行,而是讓米勒趁熱打鐵繼續制作《小豬寶貝》的續集。
關于《小豬寶貝》的想法已經在第一部用盡,米勒本不想制作續集,只是奈不過華納的要求,只能答應。項目去年年底正式立項,命名為《小豬進城》,預算8000萬美元。
這次喬治·米勒還親自擔任導演。
西蒙自然知曉影片的后續,標準的狗尾續貂,8000萬美元成本,最終全球票房不到7000萬美元,堪稱血虧。結果,這次票房慘敗再次導致了米勒蹉跎多年,直到2006年的3D動畫電影《快樂的大腳》重新為自己正名,再之后又是差不多十年,《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才得以和觀眾見面。
今晚派對正式開始前的這次會面,主要是事情出現了一些改變。
喬治·米勒的經紀合約本來和好友兼多年合作伙伴梅爾·吉布森一起簽在ICM旗下,連續幾年事業不順,讓米勒人心思變,恰好另外一大好萊塢代理巨頭WMA頻頻拋來橄欖枝,最終決定轉投喬納森這邊。
近期剛剛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