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要說起上周五丹妮莉絲娛樂再次推出的一部中國功夫電影,《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雖說這部影片的英文名被很沒節操地翻譯成了《IronMonkey(鐵猴子)》,但其中精彩的中國功夫展現,還是在《颶風營救》引發的熱潮之下,頗為引發了一番關注。
4月11日,《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在北美以1514塊銀幕規模開畫,上映首周,再次出人預料地斬獲了1036萬美元票房,差一點就能破千萬。
4月份這樣的單機,華語電影題材,1514塊并不算多的銀幕規模,首周1036萬美元,堪稱一個小小的奇跡。
憑借這份小奇跡,《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甚至還多的了單周票房榜單第二名的位置。
同一個票房周,北美電影市場排名前兩部的電影,主角都是華人,這也是很多年都沒有出現過的一個奇觀。
這樣一個小小的開門紅之下,《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的北美票房有望達到2500萬美元,看似不多,然而,這部香港那邊1993年出品的舊片,其實是丹妮莉絲娛樂打包買來的。
哪怕去年的《尖峰時刻》讓中國功夫再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大部分人終究習慣性向前看,而不會去淘換以往的舊片。
丹妮莉絲娛樂這邊偏偏反其道而行。
另一方面,香港電影從去年開始的崩潰,使得很多電影公司急需資金,哪怕想要待價而沽都不太可能。于是,丹妮莉絲娛樂以發行錄像帶為名,包括《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等等總計將近20多部影片的北美全渠道版權,丹妮莉絲娛樂總計只花費了不到1000萬美元,平均每部不到50萬美元。
當然,折算成港幣,平均每部將近400萬港幣的價格,依舊相當可觀。
現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一周進賬就超過了1000萬美元,影片的嘉禾、寰亞等幾家出品方,頓時又不那么‘可觀’了,被坑的感覺比去年《黑俠》的某個出品方還要糟心。
如果賣出去的20多部影片……不說全部,哪怕只有一半有這樣的市場潛力,那也是血虧啊。
本以為在《警察故事4》這種新項目上嚴防死守,總不會再讓好萊塢賺太大便宜,沒想到,都上映了那么多年的一部舊片,依舊能在好萊塢大賣。
不過,揪心之余,本來因為港片市場崩潰而前景堪憂的香港電影人,在連續的港片在好萊塢成功后,又不免看到了一條出路,再加上好萊塢這邊的紛紛試探,堪稱一拍即合。
畢竟是復活節和暑期檔之間的冷門時期,《颶風營救》和《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之后,第三名的《恐怖幽靈》,本周票房就回落到了千萬美元區間之內。
同樣是上映第三周,《恐怖幽靈》在次周51%腰斬的1451萬美元之后,三周票房以32%的收窄跌幅,再次進賬986萬美元,累計票房5391萬美元。
考慮到影片的票房曲線,這部電影的本土總票房有望在6000萬美元到7000萬美元之間,不如《颶風營救》可能的8000萬美元預期,但相對于3000萬美元的制作成本,曾經也算讓人滿意。
榜單第四名是《異種2》。
上映第四周,這部外形異形題材的科幻電影再次進賬816萬美元,累計票房達到7155萬美元,已經輕松超越了第一部前作。不僅如此,以影片此時的票房余力,本土突破8000萬問題不大,因此也將成為復活節檔期最賣座的一部影片,當然也就是和丹妮莉絲娛樂相關的4部電影中最賣座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