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第一期的嘗試,這次的目標會更加明確,主要針對那些有意向或有潛力進軍好萊塢的資本,此外,這一次的融資規模也會更大,進一步吸納資金,掐斷潛在競爭對手在好萊塢異軍突起的可能性。
視線轉向中國。
錦書方面。
開播一個月,通過西蒙親自參與的節目編排和前期不遺余力的宣傳,江蘇衛視的《超級女聲》省內收視率已經沖到了70%以上,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對于《超級女聲》的收視率,西蒙最初還有些迷惑。
曾經現象級的《還珠格格》,1998年大陸地區的開播收視率好像最高才63%,《超級女聲》沖到70%以上,豈不是更狠?
隨后,搜羅一番記憶中的信息,結合中國那邊的電視行業現狀,也明白過來。
中國國內此時的收視率統計還非常不規范,《超級女聲》的收視統計,只是江蘇的地方機構自己在做,再加上熱度擺在那里,稍微摻水一些,不可避免。無論如何,以錦書自己進行的市場調查,《超級女聲》在江蘇省內的收視率確實非常高,即使70%以上存在水分,也不會太多。
其次,對比曾經的《還珠格格》,還有一件事,就是現階段的中國省級電視臺并沒有全部登錄衛星,這件事在今明兩年才會全部鋪開。
至于《還珠格格》,具體其實是在中國省級電視臺全部上星之后,多個省臺聯播之下,還有單個電視臺創造了63%的超高收視。
確實算是現象級。
至于一些新聞通稿中夸張的收視率紀錄云云,就有些經不起推敲。
若說收視奇跡,不說太遠的《西游記》,只說1990年的《渴望》,公開宣傳可是創造了90%以上的收視率,如果只是按照這些公開數據對比,《渴望》才是奇跡。
歸根結底,還是中國電視市場的格局在迅速變化,曾經《還珠格格》的成功毋庸置疑,此時《超級女聲》的成功,同樣毋庸置疑。
至于西蒙這邊,受到的啟發卻是,讓陳晴幫忙牽線,提前促成國內成立專業的合資收視調查機構。
最重要的是,這次維斯特洛體系要稍微占一些股份。
畢竟曾經中國的收視調查機構也是奇跡。
西蒙特意查詢過,最近幾年迅速擴張的市場研究巨頭索福瑞集團,過去一年營收才折合1.2億美元,這是在全球十多個國家兢兢業業進行各種數據分析市場調研賺來的。至于后來的中國國內一些收視調查巨頭,卻是能將收視率這門生意賣到一年幾十億人民幣。
這才是生意奇才啊。
別人家的數據都是賣給企業主、電視臺、廣告商,折騰一大圈子才賺了點辛苦錢。咱們直接一步到位,跳過那些亂七八糟的環節,直接賣給電視劇生產商。
多好。
至于光線傳媒這種業界窮鬼,再老牌又如何,買不起收視率,還是要老老實實退出電視市場。
西蒙尋求參股,依舊是一招先手,而且絲毫不指望能從中賺錢。
水太深。
只希望將來錦書自己的作品不用花錢買收視,或者,多多少少能給個優惠價,西蒙對此一向很樂意入鄉隨俗,畢竟越是可操作,對于錦書傳媒這樣的巨頭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