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倆都需要休息。
時間已經是傍晚。
林母和女侍們張羅著準備晚餐,西蒙、陳晴以及林嵐夫婦聚在一起,不免又談起了一些正事。
“姐夫,綠城那邊,你這次追加了那么多錢讓他們囤地,真沒問題嗎,宋總和我們聊過幾次,他也是一個很大膽的人,現在都有些害怕了?”
綠城,就是杭州的那個綠城。
這兩年維斯特洛體系在中國的地產布局,當然遠不止恒大和碧桂園兩家,西蒙記憶中能夠排在前列的國內地產商,又適合插手的,這邊基本上都有注資,不過大部分都會借一個外殼,很少以維斯特洛體系相關企業的名義直接注資。
就像近期剛剛談妥的萬科。
雖說王總知曉這次的大金主就是維斯特洛體系,但具體操作上,收購萬科此前第一大股東特發手中12%股票的,是一家瑞士投資基金。公開接受萬科定向增發10%股票的,是一家香港公司。私下里吸納了萬科約10%流通股的,是美國這邊的一家投資基金,基金向上追溯,也只能查到開曼群島。
綜合下來,維斯特洛體系這邊總計動用了約17億人民幣資金,拿到萬科32%的股份。
西蒙確實打算做一個純粹的投資股東,因此除了必要的監督,并不會過多干涉。不過,如果將來真有必要,這批股份完全浮出水面,足夠奪取這家公司的控制權。
再說潛在的回報。
記憶中萬科的最高市值一度超過3000億,現階段17億買進的32%股份,十幾二十年后價值就將達到千億級別,接近60倍的回報。
這可不是把17萬變成1000萬,而是17億變成1000億,如此體量之下,將近60倍的回報,絕對堪稱恐怖。
更何況,這還只是萬科一家。
西蒙沒有直接回答林嵐的問題,而是耐心地更深入解釋道:“如果你研究其他一些國家的近代經濟史,就能發現,房地產行業的繁榮,乃至泡沫,是很多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從1978年算起,中國經濟的積累已經將近20年,該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的時機,這次的亞洲金融風暴也會成為促成這種轉變的催化劑。因此,我們現在開始囤地,最差的結果,只是將來地價不會上漲,損失一部分資金利息,以中國現階段的需求體量,土地價格下降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你們實在無法理解,可以把這當成維斯特洛體系的一種保本投資。”
保本投資?
林嵐夫妻倆對視一眼,很快明白的同時又只能感慨。
這些年中國各行各業對資金的渴求從來都沒有緩解過,就說地產行業,因為現階段還沒有走出低迷,一些地區陷入困境的地產企業想要拆借資金緊急周轉,月息甚至能高到30%的可怕程度,自己這位姐夫這里,數十億人民幣砸下去,卻只是追求保本投資。
這只能說明,某人手里的現金已經多到根本花不完的程度了。
財大氣粗啊。
事實確實如此。
維羅妮卡在西蒙要求下對整個維斯特洛體系持續半年的財務梳理工作已經結束,又因為諸如丹妮莉絲、梅麗珊卓、瑟曦資本、諾基亞、思科等很多公司或股權投資都在給維斯特洛體系持續創造利潤,整個維斯特洛體系上半年還只是600多億美元的現金儲備,目前已經增長到超過700億美元。
不說更遠,只是明年,全球經濟必然下行的情況下,整個維斯特洛體系的現金儲備也會增加至少100億美元以上。
再加上西蒙越來越多偏向追求控制而非獨占的杠桿投資策略,7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相對保守情況下,通過10倍杠桿放大到7000億也不成問題,因此,維斯特洛體系儲備的現金,確實已經到了一種花不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