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福格曼苦笑道:“我明白,只是有些可惜,兩部電影都那么出色。”
兩人聊著,待持續十多分鐘的互動結束,蒂姆·福格曼按照馬克·貝爾福德的安排去盯著調查問卷的事情,馬克本人則去往影片的余興派對,他還要和一些重要媒體或影評人親自溝通一下明天的通稿細節。
這部電影的首映反饋遠超預期,提前的一些安排也需要調整,最初是希望一些影評人下筆不要太狠,這次,肯定要錦上添花一下。
同時又不能炒的太厲害。
距離正式上映還有3個月時間,如果這一波炒作太狠,難免消耗觀眾期待,因此需要小火慢燉,一步步來。
北美,格林尼治。
西蒙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到了《泰坦尼克號》威尼斯首映的各種信息反饋。
相比原時空中東京電影節首映后的差強人意,這一次,在丹妮莉絲娛樂團隊的運作下,新版首映禮的媒體反饋遠遠超出預期。
這就是很好的兆頭。
至于為何出現這種反差,只能說,還是團隊能力和宣發策略的影響。
曾經的東京電影節首映何種狀況西蒙不太清楚,但這一次,無論是首映禮邀請的媒體還是影評人,都經過提前篩選,屬于和丹妮莉絲娛樂交好的那種。哪怕影片很差,運作得當也能筆下留情,如果影片很好,更是可以輕松錦上添花。
此外,還有這次邀請的普通觀眾。
這些人沒有公開發言權,但,相比看到商業片就難免更苛刻一些的專業人士,昨夜的首映禮上,恰恰是這些人最先起身向影片鼓掌致敬。
丹妮莉絲娛樂也更看重這些潛在觀眾群體的反饋。
附帶著普通觀眾的調查問卷結果,馬克·貝爾福德連夜擬定了一份宣發方案交給西蒙,提出《泰坦尼克號》可以完全按照超級重磅炸彈的待遇進行宣發,主要當然是宣發預算,5000萬美元。砸出這筆資金,影片的全球票房有望沖擊4億美元。
北美1.5億,全球2.5億。
這樣影片在全球范圍內能夠收回1.6億美元左右的票房分成,剩余9000萬美元,依靠票房帶動的人氣,后續渠道也能夠收回大部分,甚至實現營收平衡乃至微弱利潤。
另外,哪怕調查問卷中,70%以上的觀眾對于影片超過3個小時的時長都秉持‘可以接受’的態度,貝爾福德還是再次提議壓縮影片的片長,至少壓縮到3個小時以內。
西蒙看過報告,批準了5000萬美元的宣發預算,否決了壓縮時長的建議。
至于原因,哪怕拋開前世的記憶,以一個電影人的眼光來看,《泰坦尼克號》之所以成為20世紀最成功的愛情電影,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這部電影在影片結構上的完整性。
194分鐘的故事,男女主角從相識、相知到相愛、相離,整個過程娓娓道來,沒有生硬而突兀的情感轉折,每一步都順理成章,因此才會讓觀眾沉浸其中。而整個故事幕后的泰坦尼克號沉沒這一悲劇性歷史事件,又給整個故事帶來升華,最終促使了影片的成功。
計較起來,《泰坦尼克號》類似于半個世紀前的《亂世佳人》,都是大歷史背景下的小人物,最終成就經典。
當然,這并不是說類似模式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