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祝莫莫剛剛送來莫五菱的那個劇本,陳晴只是隨手放在一邊,明天讓人拿給錦書那邊的專業團隊去評估,她可沒那么多空閑時間。
剛剛的視頻會議后,電信方面的合作、香港的事情和生命科學研究所幾個,基本敲定。接下來,主要需要操心的就是韓國那邊。
陳晴從書桌旁起身,來到身后的書柜,熟練地抽出幾份文件返回,一一攤開,開始一邊閱讀一邊再次梳理。
按照自家老板的意思,接下來的運作,維斯特洛體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吃下韓國大半的娛樂產業,包括電影、電視、音樂和游戲等領域。
陳晴最近看過不少相關資料,只覺得自家老板有些小題大做。
韓國娛樂產業,當下實在很難說什么規模,畢竟那個國家本來就不大,而且還處在笨拙地模仿日本的階段。
因此,想要拿下也非常簡單。
韓國那些主要的影視音樂公司,基本上都是各大財閥直接或間接的附屬,接下來,那些財閥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還是兩可,為了續命,肯定非常樂意舍棄這些邊邊角角。
維斯特洛體系要做的,就是接收,整合。
不知不覺再次將幾份資料瀏覽一遍,陳晴在自己的備忘錄上額外記下了一件事。
關于韓國電視產業。
想要發展影視娛樂,平臺必不可少。不過,以韓國的現行法律,外資禁止進入韓國主要的無線電視臺領域。而且,陳晴可以判斷,哪怕接下來韓國在經濟層面需要做出很大的讓步,但只要韓國政府沒瘋,這條禁令也不可能輕易解除。
這就需要另辟蹊徑。
畢竟韓國的主要電視播放平臺,目前都集中在核心的KBS、MBC和SBS三大無線臺上,如果無法插手這些平臺,維斯特洛體系想要控制韓國的娛樂產業,根本不現實。
以最近幾年跟在自家老板身邊對相關產業的知識積累,陳晴很快想到了對策:制播分離。
想到就做。
陳晴拿起手機,直接撥通了韓國那邊的一位相關領域顧問,熟練地換了韓語和那邊聊了十多分鐘,很快了解了一個大概。
九十年代之前,韓國的主流電視臺,實行的依舊是制播一體化策略,因此也可謂完全壟斷。直到1991年,在韓國政府的干涉下,各大電視臺才稍稍放開了一些口子,不過也是消極抵抗,直到現在,韓國主要無線臺的外部內容比例也才剛剛10%左右。
這還只是單純的影視音樂內容。
如果算上電視臺的新聞時政等板塊,算下來還是10%都不到。
掛掉電話,陳晴稍微考慮,在自己的備忘錄上記下了一個數字,30%,這是年底之前需要實現的第一階段目標.可以想見,韓國那邊,電視臺的狀況和中國這邊不會相差太多,短時間內不能逼太狠,30%,已經夠剛剛闖入的維斯特洛體系消化一番。
隨后,陳晴又補充了一條,5年內,實現50%。
這應該算是極限。
而且,5年之后,就算無線電視領域無法進入,但,陳晴剛剛也問過,有線電視還是沒問題的,維斯特洛體系完全可以在韓國扶植一些有線電視網絡,創造自己的平臺。
敲定這件事,陳晴又在備忘錄上寫下了兩個字,汽車。